[实用新型]反应釜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15371.1 | 申请日: | 2015-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9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肖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德诺轴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8/10 | 分类号: | B01J8/10;B01J19/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反应容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反应釜。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反应釜的搅拌装置只有单一的搅拌叶,搅拌的不够充分,容易形成颗粒堆积,影响其效率;在搅拌过程中也无法查看其内部搅拌情况,对内部温度也没有很好的控制,影响了产品的质量;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进行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方便控制操作的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搅拌装置、电机及加热装置;反应釜的主体为反应釜体,反应釜体顶端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顶端设置有电机,搅拌装置内部设置有延伸至反应釜体内部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反应釜体顶端位于搅拌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下端设置有延伸至反应釜体内的加热装置;反应釜体顶端位于搅拌装置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料口;反应釜体外侧面的一侧上端设置有蒸汽出口,反应釜体内侧壁上设置有一排上下排列的连接板,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折流板,连接板与折流板相垂直连接;反应釜体下端设置有出料口,反应釜体下端一侧设置有取样口。
搅拌叶呈螺旋状固定于搅拌轴上。
进料口、出料口及取样口均呈漏斗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采用螺旋式搅拌叶,可使搅拌的更充分,减少颗粒堆积,提高了搅拌的效率。
2.反应釜体上设置有取样口,可实时检测反应物指标进行的程度,方便对设置的控制操作,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3.反应釜体上设置有温度控制器,方便检测反应釜体内部的温度,方便对不同反应物温度的需求,扩大了设置加工搅拌产品的种类,提高了设置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所示,该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1、搅拌装置2、电机3及加热装置7;反应釜的主体为反应釜体1,反应釜体1顶端设置有搅拌装置2,搅拌装置2顶端设置有电机3,搅拌装置2内部设置有延伸至反应釜体1内部的搅拌轴13,搅拌轴13上设置有搅拌叶11;反应釜体1顶端位于搅拌装置2的一侧设置有温度控制器5,温度控制器5下端设置有延伸至反应釜体1内的加热装置7;反应釜体1顶端位于搅拌装置2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料口4;反应釜体1外侧面的一侧上端设置有蒸汽出口11,反应釜体1内侧壁上设置有一排上下排列的连接板8,连接板8的另一端设置有折流板9,连接板8与折流板9相垂直连接;反应釜体1下端设置有出料口6,反应釜体1下端一侧设置有取样口12。
搅拌叶11呈螺旋状固定于搅拌轴13上。
进料口3、出料口6及取样口12均呈漏斗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德诺轴承有限公司,未经嘉善德诺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53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