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空调冷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2829.8 | 申请日: | 2015-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4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葛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万都云雅制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冷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车用空调冷凝器。
背景技术
冷凝器即室外热交换器在制冷时为系统的高压设备(冷暖热泵型在制热状态时为低压设备)装在压缩机排气口和节流装置(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之间,由空调压缩机中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通过铜管和铝箔片散热冷却,空调器中都装有轴流式冷却风扇,采用的是风冷式,使制冷剂在冷却凝结过程中,压力不变,温度降低,由气体转化为液体。
在现有的车用空调技术领域中,空调冷凝器主要存在散热性能差、换热效率低下、换热量较低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空调冷凝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空调冷凝器,包括由前端板和后端板围合形成的芯体安装区域,该芯体包括呈S形往复环绕的若干散热管以及穿设于所述散热管之上的翅片组成,所述若干散热管的入口端均与集气管连通,所述若干散热管的出口端均与集液管连通,所述集气管与集液管平行布置且架设于后端板的一端,所述集气管、集液管分别通过接头与进气管、出液管连接。
所述进气管通过第一管卡与后端板固接,且所述进气管的气流运行方向与散热管中气流运行方向相垂直,所述进气管的入口端设置有第一塑料堵头。
所述出液管由彼此相连通并且相垂直的两段组成,两段管身连接处置于设置在后端板端面的下支架之上,并通过第二管卡固定,所述出液管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塑料堵头。
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的侧端均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内侧垫设有缓冲垫并通过塑料插销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空调冷凝器,其有益效果表现在:
通过上述合理结构设计,使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继而实现车用空调品质的提升。同时,该车用空调冷凝器可实现芯体换热量的大幅度提升,提高空调的制冷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空调冷凝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空调冷凝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和2所示的一种车用空调冷凝器,包括由前端板13和后端板10围合形成的芯体安装区域,该芯体包括呈S形往复环绕的若干散热管12以及穿设于所述散热管12之上的翅片11组成,所述若干散热管12的入口端均与集气管1连通,所述若干散热管12的出口端均与集液管2连通,所述集气管1与集液管2平行布置且架设于后端板10的一端,所述集气管1、集液管2分别通过接头与进气管9、出液管5连接。
所述进气管9通过第一管卡8与后端板10固接,且所述进气管9的气流运行方向与散热管12中气流运行方向相垂直,所述进气管9的入口端设置有第一塑料堵头7。
所述出液管5由彼此相连通并且相垂直的两段组成,两段管身连接处置于设置在后端板10端面的下支架3之上,并通过第二管卡6固定,所述出液管5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塑料堵头4。
所述前端板13和后端板10的侧端均设置有支架15,所述支架15内侧垫设有缓冲垫16并通过塑料插销14锁紧。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万都云雅制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万都云雅制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28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