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直流电机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2740.1 | 申请日: | 2015-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5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向卫军;阳章雄;吴宗慧;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P7/00 | 分类号: | H02P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黄云铎 |
地址: | 43022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直流电机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光学传感器镜头控制的控制电路,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光电跟踪设备或光电侦察设备的光电传感器的控制。
背景技术
光电传感器的操控措施,一般采用设备控制计算机按照外部接口指令或人机界面指令,通过异步串行口控制传感器控制电路板。传感器控制电路板采用RS232或RS422异步串行口控制CCD成像器件的工作模式和参数;采用直流电机驱动电路控制小型直流电机转动,小型直流电机通过齿轮机构带动镜头调焦、变焦和光阑控制的凸轮机构运动,实现控制意图。
光学传感器镜头是特别敏感、脆弱的组件,耐误操作能力差。一般小型直流电机的转速约数千转/分钟,使用中需要配合大减速比的减速机构配合使用。经减速后电机作用在光学传感器镜头的调焦、变焦和光阑控制的凸轮机构上时,力矩放大很多,当发生异常情况时,电机会带动凸轮机构冲击机械极限位置甚至造成机械或光学部件的损坏。
有些光学传感器镜头出于保护镜头的需要,在传动机构上设计有摩擦打滑机构保护镜头。所述摩擦打滑机构是以损耗器件,多次打滑回造成摩擦力下降或失效,导致所述光学传感器镜头需要维修,影响镜头部件寿命。
因此,现有的保护光学传感器镜头的方式均存在其弊端,不能有效并且无损地保护好光学传感器镜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希望提供一种用于光学传感器镜头控制和传感器控制的控制电路,控制模型保证安全,避免误动作造成设备冲击和损伤风险。就是说在控制模型上采用行为判断和自适应保护功能。特别是控制和执行组件自身的故障或异常状态的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能力。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防止在误操作或其它状况下导致的光学传感器镜头超调等。本实用新型的位置判断和执行控制方式,提高控制器死机或执行异常等特定条件下的安全管理机制。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光学传感器镜头的小型直流电机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器、两个场效应管漏极开路(OD)、两个场效应管漏极开路(OD)上拉电阻、两个常开行程限位开关、直流电机驱动器,
所述微控制器的两个输出端口分别连接至两个场效应管漏极开路(OD)的输入端;
两个场效应管漏极开路(OD)的输出端各连接至一个所述场效应管漏极开路(OD)上拉电阻的第一端和一个常开行程限位开关的第一端;
每个所述场效应管漏极开路(OD)上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低压直流电源;
每个所述常开行程限位开关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直流电机驱动器由H桥驱动电路构成,两个场效应管漏极开路(OD)分别连接至所述H桥驱动电路的一个输入桥臂;
所述H桥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光学传感器镜头的小型直流电机。
进一步地,两个场效应管漏极开路(OD)集成在所述微处理器中。
进一步地,所述场效应管漏极开路(OD)采用SN74LS07D。
进一步地,所述微处理器输出驱动控制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常开行程限位开关为光学传感器镜头的行程限位开关,两个所述行程限位开关分别安装在所述光学传感器镜头的行程的两端,并且,但所述光学传感器镜头行经所述行程限位开关时,所述行程限位开关闭合。
进一步地,所述低压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为5V。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简便的硬件控制逻辑实现行程限位开关的实时判断和管理,在MCU控制器中断、死机、调试断点等条件下能确保控制的安全边界不被突破。本控制方法采用简洁的控制逻辑,不增加硬件成本和不降低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图;
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体实现电机控制部分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用于对光学传感器镜头的小型直流电机进行控制。在光学传感器镜头中,由于调焦或变焦的需要,直流电机往往要驱动镜头或镜头组在一定范围内往复运动。因此,在出现异常或死机等状况时,容易导致镜头超调进而损坏,而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可以避免这种由于机器异常而导致的镜头超调。
如图1和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器、两个场效应管漏极开路(OD)U1A和U2A、两个场效应管漏极开路(OD)上拉电阻R1和R2、两个常开行程限位开关KEY1和KEY2、H桥驱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2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