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烟气液滴脱除的旋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2057.8 | 申请日: | 2015-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1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娜;王红飞;艾庆文;秦峰;潘春锋;徐朝辉;李建;陈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4 | 分类号: | B01D4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湿法 脱硫 系统 烟气 脱除 旋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法脱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烟气液滴脱除的旋流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燃煤锅炉烟气和烧结机烟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硫污染物,我国主要采用湿法脱硫技术进行治理。湿法脱硫技术成熟可靠,脱硫效率高,但湿法脱硫同时存在烟囱出口净烟气液滴夹带现象。
引起烟囱出口净烟气液滴夹带现象的因素有多方面:第一,烟气在烟囱内部上升过程中,烟气压力缓慢降低,烟气绝热膨胀导致烟气降温;第二,温度较高的烟气和温度较低的烟囱内壁接触换热,造成外侧烟气温度下降;第三,烟道及烟囱中部的烟气与外侧的低温烟气换热,造成中部烟气温度下降。而当烟气温度降低至湿烟气饱和温度以下时,烟气中的水蒸气将冷凝成水滴,被烟气携带出烟囱。烟囱出口净烟气夹带液滴部分会降落至地面,形成烟囱雨,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烟囱雨是湿法脱硫存在的弊病。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烟气液滴脱除的旋流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烟气液滴脱除的旋流器,其结构简单、占地少,液滴脱除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烟气液滴脱除的旋流器,所述湿法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塔和排烟烟囱,所述脱硫塔包括除雾器。所述旋流器包括上部壳体、下部壳体和多个旋流叶片,所述下部壳体底部与所述除雾器的出口连接,所述上部壳体顶部与所述排烟烟囱连接;所述旋流叶片为螺旋形,所述多个旋流叶片在所述下部壳体上呈盘梯状布置;所述上部壳体上设有排水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旋流器内沿中轴线设有气流扰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气流扰动装置包括扰动柱,所述扰动柱为子弹头状且锥头端靠近所述下部壳体底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连接有排水管;所述下部壳体的上部嵌装于所述上部壳体的下部之内,所述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之间的间隙形成集水槽,所述排水孔开设于所述集水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孔为4个,所述4个排水孔均匀环设于所述上部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与所述上部壳体成45°夹角斜向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孔为法兰孔,所述排水管上设有与所述排水孔相适配的连接法兰。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旋流叶片盘梯状布置的升角为45°。
进一步地,所述旋流器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分别与所述除雾器和所述排烟烟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壳体和所述下部壳体均为圆柱体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脱硫塔除雾器上部设置旋流器,旋流器内螺旋形叶片呈盘梯状布置,可使脱硫烟气在旋流器内产生强烈的旋转湍流运动,气流中的液滴被气流带至与上部壳体内壁接触而被去除,从而有效改善烟囱下雨的情况。使用该旋流器,烟气的压降较小,利于脱硫系统的烟气排放。该旋流器结构简单,只需少许空间即可布置,可在现有的脱硫系统的排烟烟囱处就地改造布置,因此应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气流扰动装置,尤其是采用子弹头状的扰动柱,使得烟气在进入旋流器时平缓过渡至下部壳体的内壁侧,从而增加烟气与旋流叶片的接触,有效提高液滴的去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集水槽,便于收集去除的液滴,避免液滴进入下部壳体内而被烟气重新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流器的主视投影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部壳体、下部壳体和扰动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20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双脉冲试验平台及测试方法
- 下一篇:新型多管除尘脱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