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用螺丝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1194.X | 申请日: | 2015-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2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邢伟;张明;段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宾科精密部件(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5/06 | 分类号: | F16B35/06;F16B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1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螺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塑用螺丝。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目前,注塑用螺丝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及汽车元器件中,其包括本体,该本体中间设置有通孔3,本体头部1截面为六边形,尾部2设置有螺牙。使用时,本体的中间通孔3会先放入线束,然后从头部1进行注塑固定,尾部2的螺牙要与其他部件作连接安装。因本体的头部1为六角形状导致注塑后提供的扭力不足,因此外螺纹与其他部件安装连接后容易头部打滑,安装不牢靠,没有推拉力,造成产品失效,增加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用螺丝,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注塑用螺丝头部易打滑,致使产品扭力不足,外螺纹与其他部件安装不牢靠,增加了产品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用螺丝,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头柄部和连接在所述头柄部下方的螺纹部,所述头柄部包括头部、中间部和尾部,该头部截面为方形,所述中间部设置有若干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注塑用螺丝采用四方棒材。
作为优选,所述头柄部还包括凸缘部,所述凸缘部设置在中间部与尾部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部、凸缘部和尾部的截面均为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凸缘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尾部的外径。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采用不锈钢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中间设置有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为滚花。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为斜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头部采用方形,四方形状将会螺丝提供更高的扭力,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出现打滑现象;
2、所述中间部设置有凸起,可以增加阻力,且在注塑后将会有一定的塑胶进入凸起中间的缝隙中,这样的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扭力,使注塑用螺丝的扭力达到较高值;
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可一次加工成型;
4、本实用新型采用四方棒材作为原料,原材料订购方便,生产效率高;
5、本实用新型的性能可靠,无脱落风险,且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无需投资额外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注塑用螺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注塑用螺丝的头部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注塑用螺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注塑用螺丝的头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1至图2中:
1-头部、2-尾部、3-通孔。
图3至图4中:
100-头柄部、110-头部、120-中间部、130-凸缘部、140-尾部、200-螺牙部、30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用螺丝,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头柄部100和连接在所述头柄部100下方的螺纹部200,所述本体中间还设有用于供线束穿过的通孔300。
具体地,请继续参照图3和图4,所述头柄部100包括头部110、中间部120和尾部140,该头部110截面为方形,所述中间部120设置有若干凸起,通过设置凸起可以增加中间部120的阻力,进而增大所述注塑用螺丝的扭力,避免安装过程中出现头柄部100打滑的现象,避免了安全隐患。
请重点参照图3,所述头柄部100还包括凸缘部130,所述凸缘部130设置在中间部120与尾部140之间,便于在安装过程中固定头柄部100。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部120、凸缘部130和尾部140的截面均为圆形,也就是说,所述头柄部100中,除了头部110为四方形以外,其他部分的截面均为圆形,这样在头部110固定后,既可以确保头部110的安装稳定性,又方便螺纹部200与其他部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凸缘部130的外径大于所述尾部140的外径。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为滚花或斜纹,加工方便且可以有效增大注塑用螺丝的扭力。
作为优选,所述注塑用螺丝采用四方棒材作为原材料,该原材料订购方便且便于加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宾科精密部件(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宾科精密部件(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11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仪表板塑料自攻螺母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轴向定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