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方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1103.2 | 申请日: | 2015-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2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毛孙平;王俏丽;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滨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00 | 分类号: | F16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四方键。
背景技术
四方键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段及辅助段,目前四方键的主体段与辅助段的连接强度及连接稳定性很差,当辅助段受外力时,容易变形或断裂,而且主体段的抗压、抗撞击及抗扭的能力也很差,大大降低了四方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结构强度大的四方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四方键,其特征是: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段及辅助段,主体段包括相互连接的斜截段及横杆段,斜截段的两侧外壁分别设有上第一上增压层及第一下增压层,横杆段的两侧外壁分别设有与第一上增压层及第一下增压层连接的第二上增压层及第二下增压层,所述斜截段外壁呈斜面状,斜截段与横杆段之间构成有增压角,增压角的角度为20°-25°;辅助段与横杆段通过应力段连接,应力段包括与第二上增压层连接的上外沿段及与第二下增压层连接的下外沿段,上外沿段与下外沿段之间通过内沿段连接,上外沿段与第二上增压层的连接处呈弧形状为第一应力弧,第一应力弧的弧度为15°-20°,下外沿段与第二下增压层的连接处呈弧形状为第二应力弧,第二应力弧的弧度与第一应力弧的弧度相等;所述辅助段的长度与应力段的长度比值为3.5-5.5。
第一上增压层与第一下增压层的设置,增加了斜截段的厚度,提高了斜截段的抗压、抗撞击及抗扭的能力;第二上增压层与第二下增压层的设置,增加了横杆段厚度,提高了横杆段的抗压、抗撞击及抗扭的能力;综上,又由于第一上增层与第二上增压层连接,第一下增压层与第二下增压层连接,提高了主体段的整体的紧凑性即结构的稳定性及结构的强度。
通过增压角的设置,解决了斜截段其产生的内力效果,当增压角的角度为20°-25°时,横杆段会产生辅助斜截段的内力,帮助斜截段抵消外力,当斜截段受到的外力越大时,横杆段产生的内力越大,防止斜截段受外力变形或断裂。
上外沿段及下外沿段的设置,分别提高了第二上增压层及第二下增压层的结构强度及结构稳定性,通过应力段进而提高横杆段与辅助段的连接强度及连接稳定性,当辅助段受外力时,应力段会产生内力帮助辅助段抵消外力,而且横杆段也会产生帮助辅助段抵消外力的内力,大大提高了辅助段的抗压能力,进而提高了本产品的使用寿命。
第一应力弧的弧度为15°-20°时,由于第二应力弧的弧度与第一应力弧的弧度相等,故应力段的外壁也呈弧形面,也为15°-20°,通过该弧形面大大提高了主体段与辅助段的连接强度及连接稳定性。而且当第一应力弧及第二应力弧的弧度为15°-20°时,上外沿段及下外沿段的抗压能力最佳,若第二上增压层或第二下增压层受到的外力越大时,上外沿段或下沿段产生的内力越就越大,保证了主体段的结构稳定性。
当辅助段的长度与应力段的长度比值为3.5-5.5时,辅助段的抗压能力最佳及辅助段与主体段的连接强度及连接稳定性最佳;应力段产生的内力效果最佳。
进一步,所述第一上增压层与第一下增压层的厚度相等。
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四方键,通过设置第一上增压层及第一下增压层,第二上增压层及第二下增压层大大提高了主体段的结构的稳定性及结构的强度。通过设置应力段大大提高了主体段与辅助段的连接强度及连接稳定性,保证了辅助段受外力不容易变形或断裂。
限定增压角的角度,保证了横杆段会产生辅助斜截段的内力,帮助斜截段抵消外力,当斜截段受到的外力越大时,横杆段产生的内力越大,防止斜截段受外力变形或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滨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滨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11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