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能射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10724.9 | 申请日: | 2015-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4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黄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忠勇 |
| 主分类号: | B22D17/20 | 分类号: | B22D17/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能 射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铸造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蓄能射出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高压成型铸造是指将熔融合金在高压、高速条件下填充模具型腔,并在高压下冷却成型的铸造方法,是铸造工艺中应用最广、发展速度最快的金属热加工成形工艺方法之一。压铸作为一种先进的有色合金精密零部件成形技术,适应了现代制造业中产品复杂化、精密化、轻量化、节能化、绿色化的要求,应用领域不断拓宽。随着压铸设备和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压铸产品的应用范围在现有基础上仍将不断扩大。金属高压成型铸造(铝合金,锌合金,镁合金,铜合金)其射料过程:
1.慢速推料
2.快速射出
3.高压补料(增压/弥补冷却收缩)
在第一段转为第二段射出时必须在瞬间转换过去,本实用新型的蓄能射出装置乃针对此一工作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蓄能射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蓄能射出装置,包括:一由内齿轮环、外齿轮环和单向轴承组成的齿轮装置、入力装置、出力装置和控制装置组成,所述的出力装置包括:出力轴、行星轮架和行星轮,入力装置包括:入力轴、太阳轮以及电磁离合器;所述的太阳轮与行星轮相齿合,行星轮与内齿轮环相齿合,使出力装置单向转动;所述的入力轴带动太阳轮转动,以驱动行星轮转动,从而带动整个出力装置转动;所述的控制装置与外齿轮环相齿合,控制装置转动以调节入力装置和出力装置转速。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齿轮环固定安装于内齿轮环的外圆周上,单向轴承的内环与内齿轮环固定结合,使内齿轮环单向转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行星轮架设置有至少两层,各层上均设置有三个行星轮;所述的出力轴设置于行星轮架的顶端并位于轴心处,行星轮绕行星轮架的轴心设置。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太阳轮设置于入力轴的末端,电磁离合器活动安装于入力轴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入力装置和出力装置分别从内齿轮环的两端相向安装于内齿轮环中,且入力轴和出力轴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的太阳轮穿过行星轮架的底端与行星轮齿合并带动行星轮转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与外齿轮环相齿合的齿轮以及设置于齿轮轴心处的控制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内齿轮外于与入力装置相接的一端的外圆周上安装有与电磁离合器相配合的固定件。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入力轴的另一端与马达相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入力装置和处理装置间形成一行星加速器的基本架构,入力轴转动时出力轴缓慢转动,入力轴和出力轴间形成减速比,当控制轴转动时可调整出力轴转速以调整第一段射出速度,此时也给入力轴连接的马达有足够的时间作为加速,当入力轴加速至高速后,电磁离合器与固定件结合,此时入力轴、控制轴和出力轴同步高速运行进行第二段射出,当模腔内填饱料后出力轴即形成大阻力而使之停顿,此时将电磁离合器释放,电磁离合器与固定件脱离,此时入力轴继续运转时,内齿轮环由于与单向轴承结合顾无法反向转动,使入力轴和出力轴间便形成减速机的高倍比关系,使其顺利完成慢速推料、快速射出和高压补料三个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 内齿轮环 12 外齿轮环 13 单向轴承
14 固定件
2 入力装置 21 入力轴 22 太阳轮
23 电磁离合器
3 出力装置 31 出力轴 32 行星轮架
33 行星轮
4 控制装置 41 齿轮 42 控制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忠勇,未经黄忠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07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模架边框的压铸模具
- 下一篇:连铸尾坯升降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