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TE模介质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7333.1 | 申请日: | 2015-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1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彧;同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特通信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8 | 分类号: | H01P1/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e 介质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通信领域中微波滤波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E模介质滤波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运营商对滤波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高Q值的TE模介质滤波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陡峭带外特性要求使用交叉耦合技术来形成传输零点,一般以三腔交叉耦合或者四腔交叉耦合的形式来作为拓扑结构,为了产生所需的带外传输零点,交叉耦结构需要形成相位差,而针对TE模介质滤波器,由于一般窗口为容性耦合,当需要在低频端形成传输零点时,则需要使用悬空的金属部件,当金属部件切割TE模介质外围的场时形成了感性耦合,从而形成180°相位差,在滤波器通带低频端形成传输零点。该方式需要单独加工不规则金属部件及绝缘的金属部件支持体,加工成本较高,且当频率较高时,介质谐振器尺寸变小,谐振腔变小,金属部件的尺寸也会相应缩小,导致加工公差要求较高,在电气特性上也会显得较敏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金属部件即可实现交叉耦合的滤波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TE模介质滤波器,它包括四个介质谐振器,其中第一介质谐振器和第二介质谐振器之间、第一介质谐振器和第四介质谐振器之间、和第三介质谐振器和第四介质谐振器之间通过矩形窗口连通,第二介质谐振器和第三介质谐振器之间通过“L”形窗口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L”形窗口包括靠近滤波器侧壁的竖直窗口和与竖直窗口连接的水平窗口。
进一步地,所述“L”形窗口还包括与水平窗口连接的一矩形窗口,用于调节耦合量。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窗口深度大于水平窗口。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窗口的宽度大于竖直窗口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为:
本实用新型不使用飞杆等金属零部件, 利用L形窗口对TE模介质谐振腔之间的耦合相位进行调整,最终达到在通带低频端形成传输零点,提高了滤波器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无盖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为具体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TE模介质滤波器,它包括四个介质谐振器,其中第一介质谐振器1和第二介质谐振器2之间、第一介质谐振器1和第四介质谐振器4之间、和第三介质谐振器3和第四介质谐振器4之间通过矩形窗口5连通,第二介质谐振器2和第三介质谐振器3之间通过“L”形窗口连通。所述“L”形窗口包括靠近滤波器侧壁的竖直窗口6和与竖直窗口6连接的水平窗口7,用以形成与矩形窗口5相位相反的耦合模式。所述“L”形窗口还包括与水平窗口7连接的一较小的矩形窗口8。所述竖直窗口6深度大于水平窗口7,水平窗口7位于滤波器盖板下方。所述水平窗口7的宽度大于竖直窗口6的宽度。
本实施例整体组成了四谐振、双传输零点(通带高低端各一个)的滤波器,实现了在不使用金属结构件的情况下形成通带低端传输零点的目标,提高了滤波器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演绎出其它组合结构,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特通信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迈特通信设备(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73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耦合段加设金属体定向耦合装置
- 下一篇:管片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