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防护等级辊道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07261.0 | 申请日: | 2015-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5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 发明(设计)人: | 杨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电机厂 |
| 主分类号: | H02K5/10 | 分类号: | H02K5/10;H02K5/128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刘志菊 |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 等级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防护等级辊道电机,特别适用于钢厂层流辊道工况的电机。
背景技术
层流辊道工段位于钢厂热轧生产线精轧和卷取工段之间,每条生产线上配有少则上百只多则几百只辊子,每台电机驱动一只辊子,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冶金设备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由传统的普通电机加减速器驱动换为辊道变频电机直联辊子,这种结构具有调速范围广、结构紧凑等特点,但也有一个缺点是电机与辊子距离很近,每只辊子上方和下方各设有喷水嘴,钢坯精轧后进入层流辊道在输送过程中进行喷水冷却,到达卷取位置时温度由900℃降至400℃左右,冷却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水蒸汽,电机几乎浸泡在水蒸汽里面,如果电机防护等级不够,会导致水和水蒸汽很容易进入电机内部使绕组受潮,造成电机绕组绝缘下降甚至烧毁,由于层流辊道采用的是一台变频器拖动多台电动机的传动方式,所以对电机的绝缘要求非常高,如果有一台电机的绝缘下降就会导致变频器跳闸,从而影响生产线的正常运行,一般的电机只能用1-3个月就得维修,给钢厂带来了巨大的困惑和经济损失。
传统的辊道电机防护只是在普通电机的基础上略做改动,轴伸处增加了挡水环,挡水环为钢板制作,容易变形且装配后与端盖有2mm左右的间隙,因此只能起到缓冲高压溅水的作用,并不能密封,水很容易从电机轴伸处进入电机内部;将接线盒由钢板件改为铸铁件,很难满足工况要求。针对这一特殊的工况必须设计一种高防护等级的辊道电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满足层流辊道恶劣工况的高防护等级辊道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高防护等级辊道电机包括转子、电机轴、定子、前端盖、后端盖、挡水环、电机接线盒,其挡水环内侧有环形套嵌在前端盖的环槽内;在前端盖外侧内与电机轴第一台阶对应处设第一环形腔,在前端盖内与电机轴第二台阶对应处设第二环形腔,第一环形腔内放置外油封,第二环形腔内放置内油封;第二环形腔的直径大于第一环形腔直径10mm±1mm,油封内圈与电机轴过盈配合。
所述的后端盖外壁设三芯填料函,三芯填料函在电机接线盒内电机引线通过三芯填料函的三个孔穿出连接到电机接线盒内的接线板上,电机接线盒侧壁设填料函,作为用户连线进入口。
所述前端盖上的第一环形腔的轴向长等于外油封轴向长度+3~5mm,在第一环形腔内形成空气腔;在前端盖上对应第一环形腔处开有径向通孔,径向通孔外口安装有T型漏水孔的螺钉。
所述的电机接线盒包括盒体和盖板,盒体底部有第一环形密封槽用于与后端盖连接时放置密封圈;在盖板上设第二环形密封槽,用于盒体与盖板连接时放置密封圈。
所述的外油封和内油封的径向厚度为15±1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的挡水环热套在电机轴上并与端盖形成一道迷宫式的密封,由于挡水环采用热套工艺,可以保证轴与挡水环完全密封,迷宫式密封不仅可以缓冲高压溅水的压力,还可以阻止绝大部分的水进入端盖;端盖上设计两个油封位,两个油封一大一小,油封内圈与轴过盈配合,两个油封之间可以形成一定的压力,可以阻止少量进入端盖的水沿着轴往电机内部渗入,在端盖的两个油封位之间设计一个漏水孔,漏水孔螺钉使用T型螺钉,水只能出不能进,这样可以完全阻止水从轴伸处进入电机内部。电机接线盒内设计安装一个三芯填料函,电机引线通过三芯填料函的三个孔穿出,可以防止水沿着电机引线进入电机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端盖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端盖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电机接线盒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电机接线盒内接线示意图。
图6是三芯填料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图2、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高防护等级辊道电机包括电机轴1、挡圈2、挡水环3、轴承9、轴伸端轴承内盖10、定子11、转子12、前端盖6、后端盖13、电机接线盒14,挡水环3内侧有环形套3a嵌在前端盖6的环槽内;在前端盖6外侧内与电机轴1第一台阶对应处设第一环形腔6a,在前端盖6内与电机轴1第二台阶对应处设第二环形腔6b,第一环形腔6a内放置外油封4,第二环形腔6b内放置内油封5;第二环形腔6b的直径大于第一环形腔6a直径10mm±1mm,两油封的径向厚度为15±1mm,油封内圈与电机轴1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电机厂,未经中国长江航运集团电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72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