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腈纶湿法纺丝用凝固浴槽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07156.7 | 申请日: | 2015-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0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曹志;牛洪艳;王兰香;田海军;刘木林;吴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志 | 
| 主分类号: | D01D5/06 | 分类号: | D01D5/06 |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23202 | 代理人: | 马洪发 |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腈纶 湿法 纺丝 凝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腈纶纺丝工艺中的凝固浴槽,尤其涉及到一种腈纶湿法纺丝用凝固浴槽。
背景技术
湿法纺织是腈纶纺丝的基本成型方法之一,而凝固浴槽是湿法纺丝过程中的重要设备,纺丝原液由喷丝头喷出后进入装有凝固浴液的凝固浴槽中与凝固浴液接触,并且会很快凝固出一薄层,原液细流与凝固浴液之间不断发生溶剂扩散,直到升至临界浓度时,聚合物沉析凝固出来,构成纤维的芯层,形成皮芯结构。但是由于原液细流与凝固浴液温差较大,所以凝固浴液的流动情况会直接影响传热和传质的过程,影响丝束成型的均匀性。丝束在浴液中还会受到凝固浴液的浓度波动影响,容易造成成丝的断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腈纶湿法纺丝用凝固浴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腈纶湿法纺丝用凝固浴槽,是由凝固液前置槽、槽体和循环管路构成,凝固液前置槽与槽体固定并连通,循环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凝固液前置槽和槽体连通;凝固液前置槽的顶部设有注液管以及排气口、其内部设有竖向折流板,该折流板与凝固液前置槽的顶部之间有溢流口;槽体中设有隔板,该隔板上镂空有多个透孔,设于隔板下端的转向辊与设于槽体中的多个导辊相互交错呈波形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凝固液前置槽与槽体有共用的槽壁,该槽壁朝向凝固液前置槽的一面设有多个进液口、朝向槽体的一面安装有与进液口相配合的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槽壁具有凹向凝固液前置槽的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凝固液前置槽内设有搅拌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循环管路的一端接入槽体的底部、其中间依次设有循环阀门、过滤仓以及抽液泵并且另一端接入凝固液前置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槽体内底部是倾斜的,靠近凝固液前置槽处为最低处。
本实用新型的腈纶湿法纺丝用凝固浴槽,结构合理简单,成本低廉,设置了带有折流板的凝固液前置槽,能够有效地减少凝固浴液中的气泡以及浓度波动,并于槽体中设有隔板以及消除死角的弧面,进一步减小了腈纶纺丝过程中浓度波动对成丝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腈纶湿法纺丝用凝固浴槽的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腈纶湿法纺丝用凝固浴槽,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腈纶湿法纺丝用凝固浴槽,是由凝固液前置槽1、槽体2和循环管路3构成。
凝固液前置槽1与槽体2固定,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共用的槽壁12,槽壁12朝向凝固液前置槽1的一面设有多个进液口13,朝向槽体2的一面安装有与进液口13相匹配的喷头14,凝固液前置槽1与槽体2是通过进液口13和喷头14连通的。上述的槽壁12具有凹向凝固液前置槽1的弧面,该弧面避免了死角,能够减少凝固浴液的浓度波动。
在凝固液前置槽1的顶部设有注液管4以及排气口5,并且在其内部设有竖向的折流板6,折流板6与凝固液前置槽1的底部固定并且与凝固液前置槽1的顶部之间有溢流口7,以图1所示为例,折流板6将凝固液前置槽1分为左右两个腔室,其中注液管4位于左侧腔室的上方,排气口5位于右侧腔室的上方。折流板6能够延长凝固浴液所移动的行程,当凝固浴液移动到溢流口7后进入右侧腔室,会将带有的气体留在上方,当气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打开排气口5进行气体的排放,有效避免了凝固浴液存在的气泡对腈纶纤维的生产造成影响。
在槽体2中设有隔板8,该隔板8上镂空有多个透孔9,且隔板8下端的转向辊10与设于槽体2中的导辊11相互交错呈波浪形排列,如图1所示,隔板8将槽体2分为左右两个腔室,内储有纺丝原液的喷丝头19深入到左边腔室的下方,其喷出的纺丝原液在凝固浴液中凝固成的纤维后,经转向辊10转向并在依次经过其他导辊,形成一个波浪形的曲线。槽体2中的左边腔室能够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在该空间内凝固浴液的浓度和温度波动都相对较小,所以喷丝头在此处进行初步凝丝。
循环管路3的一端接入槽体2的底部并连通、其中间依次设有循环阀门16、过滤仓17以及抽液泵18并且另一端接入凝固液前置槽1并连通,循环管路3与凝固液前置槽1的左边腔室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志,未经曹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71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角形涤纶长丝
- 下一篇:用于电镀装置的内盖导电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