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进气喉管设进气涡轮增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7032.9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1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成元 |
主分类号: | F02B33/40 | 分类号: | F02B33/40;F02B27/00;F02M35/104;F02M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45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喉管 设进气 涡轮 增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轮节能器,尤其是一种进气喉管设进气涡轮增压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摩托车发动机都采用自然吸气,在发动机工作时,活塞在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汽缸内产生空气负压作用,使空气气流通过化油器喷出来的燃油一半都形成大小颗粒状,在进气门开启时,进入发动机燃烧做功,由于发动机是自然吸气,化油器喷出来的燃油雾化质量有限,吸气时又受到进气门的开度及限制,所以汽缸内得不到充足的新鲜空气和燃油雾化,光靠发动机进气产生的真空度是远远不够供应的。所以发动机消耗了燃油,使发动机功率不足。目前:公知的125-250型男式摩托车的发动机采用一种进气喉管进气使用,它的构造是:出气口连接盘、进气喉管、进气口连接盘、是整体结构的进气喉管。进气喉管的出气口连接盘安装在发动机的后方混合气进气口座处,进气喉管的进气口连接盘安装在化油器连接盘的混合气出口处。本实用新型采用汽车用传统的进气涡轮增压器和进气喉管,经过长期研究设计改进,进气涡轮增压器设置在摩托车的进气喉管内,是帮助进气充足雾化燃油,节省燃油,减小尾气排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发动机汽缸内得不到充足的新鲜空气和燃油雾化,使发动机消耗了燃油问题,本提供一种进气喉管设进气涡轮增压器,在发动机正常工作自然吸气时,空气气流吸动涡轮带动二只飞轮块高速旋转,旋转的混合气雾化强压到汽缸内增压,而且燃油雾化更充分,能提高转速、节省燃油、减小尾气排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进气喉管设进气涡轮增压器,“其由出气口连接盘、进气喉管、进气口连接盘、涡轮前轴座三支撑、前铜套、前钢珠、涡轮、涡轮轴、二只飞轮块、涡轮后轴座三支撑圈、后铜套、后钢珠、网罩、卡簧、胶垫圈组成。”其特征是;在进气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圆柱上设十只涡叶片,十只涡叶片中设置二只飞轮块,涡轮轴前后端各设置5毫米轴,进气涡轮增压器设置在进气喉管内。“进气喉管、出气口连接盘、涡轮前轴座三支撑、进气口连接盘是整体结构,”进气涡轮外筒由本进气喉管替用。
(1)涡轮前轴座三支撑,中心设前铜套孔,前铜套孔内设前铜套,前铜套孔内设前钢珠,前铜套孔外圆上设三支撑是整体结构。三支撑与进气喉管内壁是整体结构。
(2)涡轮后轴座三支撑圈是单独的1件,它跟涡轮前轴座三支撑是同样的结构,只不过在三支撑尖部上设置一个连接圈是整体结构,它设在进气喉管的进气口平面处是紧配合连接关系。
(3)涡轮轴、圆柱、十只涡叶片、二只飞轮块、是整体结构的涡轮,涡轮设置在涡轮前后轴座中间。
(4)涡轮的中心设轴,轴前后端各设置5毫米轴与前后铜套是连接关系,涡轮圆柱上设十只涡叶片,每只涡叶片与每只涡叶片中间是混合气吸气道,十只涡叶片中圆周各180°各设一只飞轮块,在工作旋转时,能提高涡轮旋转的灵敏度及高转速,使风力更强,燃油雾化更充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气新技术和市场上摩托车的进气喉管相比,有明显的进气节能效果,在发动机工作时,利用发动机自然吸气的惯性拉力,带动涡轮和二只飞轮块高速旋转,使混合气通过涡叶片能产生风力雾化,形成油雾状进入发动机增压旋涡燃烧,进一步提高了发动机的充气量,燃油雾化更充分,动力更强劲,节省燃油,减少尾气排放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进气喉管前方涡轮结构图。
图2是:进气涡轮增压器后方结构图。
图3是:进气喉管设进气涡轮增压器左方结构图。
图1中:1.出气口连接盘,2.盘上下螺栓连接孔,3.胶垫圈槽位,4.胶垫圈,5.网罩卡簧固定槽台位,6.网罩,7.卡簧,8.混合气出气口,9.涡轮前轴座三支撑,10.涡轮。
图2中:11.进气口连接盘,12.左右螺栓连接孔,13.进气口固定台位,14.涡轮后轴座三支撑圈,15.混合气进气口,16.二只飞轮块。
图3中:17.后铜套孔,18.后铜套,19.后铜珠,20.一种进气喉管设进气涡轮增压器,21.涡轮后端5毫米轴,22.涡轮轴,23.涡轮前端5毫米轴,24.前铜套孔,25.前铜套,26.前钢珠,27.进气喉管28.涡轮圆柱,29.混合气吸气道,30.进气涡轮增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成元,未经杨成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70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盖总成
- 下一篇:一种冷却系统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