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隧道内喇叭的防水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6889.9 | 申请日: | 2015-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8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姜志利;杨震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44 | 分类号: | H04R1/4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隧道 喇叭 防水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隧道内喇叭的防水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隧道内环境有的十分恶劣,经常是高温高湿,甚至雨季漫灌、生活用水流入等。所以设备尤其要做好防水措施,如果设备上有喇叭,做好防水的同时,还要求尽量不能影响喇叭的声音,两者兼顾遇到不少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隧道内喇叭的防水固定装置,本装置可以实现在隧道设备上安装固定喇叭,同时实现喇叭的防水和透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隧道内喇叭的防水固定装置,包括喇叭盖、喇叭、壳体和喇叭膜,其中:喇叭盖固定于壳体上,喇叭盖内设置有喇叭,喇叭连接有喇叭线,喇叭和喇叭盖之间设置有硬质海绵,壳体内部具有台阶,喇叭膜设置于台阶内,壳体底部设有透音孔,台阶的高度保证喇叭膜的振动空间。
所述喇叭膜上端设置有不锈钢网,以保证透音,并给喇叭膜振动留出空间,而且防止喇叭膜因受外压向内鼓涨时限制其变形过大。
所述喇叭膜通过周围一圈双面胶黏贴于壳体上,壳体的台阶下方设有多个透音孔,保证声音的传出。
所述喇叭膜设置于台阶内,台阶与壳体和不锈钢网均留有间隙,即喇叭膜的前后端均留有振动空间。
所述喇叭盖压在喇叭上方,与壳体之间用橡胶垫圈来密封;喇叭盖上面的穿线孔用灌封胶密封,密封的作用是将壳体内部的大腔体与喇叭盖密封的小腔体隔离开,尽量减少热胀冷缩对喇叭膜的破坏。
所述喇叭盖通过至少若干套螺钉与弹簧垫圈固定于壳体上,保证了喇叭盖固定的牢固性。
所述喇叭盖与喇叭之间设有硬质海绵,用来堵塞灌封胶防止胶流入喇叭腔体内,喇叭线从硬质海绵穿过。
海绵的特点是既能容易变形,又能阻止胶的流入。
所述喇叭膜采用耐酸碱、耐高温、极其稳定的聚四氟乙烯材料,材料加厚,透气量极小,且能通过振动,保留传音功能。
所述台阶高度为0.5mm~1mm。
通过喇叭盖、橡胶垫、灌封胶将喇叭密封在一个很小的腔体,这个腔体就叫喇叭腔体,喇叭腔体与壳体内腔隔离开,尽量让喇叭腔体缩小,减小喇叭腔体内的气体热胀冷缩对喇叭膜的影响。
一种基于上述装置的装配方法为:
首先喇叭膜黏贴于壳体台阶上,再将不锈钢网压在喇叭膜上,网的上方放置橡胶垫圈,放置喇叭于不锈钢网上,用喇叭盖压住橡胶垫圈和喇叭;
喇叭压之前将喇叭线穿过硬质海绵与喇叭盖上的孔;
然后用螺钉与弹簧垫圈固定喇叭盖于壳体上;
最后在喇叭盖上方将喇叭线用灌封胶来密封。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喇叭膜采用加厚聚四氟乙烯和喇叭腔体的单独密封。聚四氟乙烯膜应用在喇叭膜上是目前市场常用的,材料的特点是极其稳定的材料,所以具有很好的绝缘性、耐高低温性、自润滑性、表面不粘性、不燃性、耐化学腐蚀和耐候性,也就是具有优越的声学性能。膜的微孔结构因为水分子的张力而起到防水效果。但水蒸气还能自由进出,也就是说防潮不佳。但通过将膜加厚就能大大提高该材料的防潮性能,常见的喇叭膜的厚度在0.015mm左右,加厚到0.05mm左右微孔大大减少。音质虽受影响,但能满足要求。
当聚四氟乙烯膜加厚以后,其透气性降低,当设备所在的环境温差变化,设备内腔的密封的空气也会因为温差变化而膨胀缩小的。如果环境变热,内腔的空气受热膨胀内部产生正压,喇叭膜会往外鼓,反之会往内鼓,如果腔体越大,空气越多,内外压差会越大,膜的受到的压力也会越大。聚四氟乙烯分子中CF2单元按锯齿形状排列,温度低于19℃时,形成13/6螺旋;在19℃发生相变,分子稍微解开,形成15/7螺旋。弹性/折痕的恢复能力比PVC、ETFE都低。这是这个材料应用在恶劣环境的一个缺陷。如果聚四氟乙烯长期受到压力变形的话,就会发生不可恢复的变形,严重的就会破裂。为了较少压力差,通过喇叭盖、灌封胶、橡胶垫圈将喇叭腔从壳体内部单独隔离开,也就说设备内的单独开辟出喇叭小腔,减少膜密封的气体,实现膜的内外压差减小,最终将膜的变形导致的破坏降至最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0.05mm左右的加厚聚四氟乙烯材料膜来实现隧道内喇叭防水和防潮气,还能保证喇叭膜的振动传音的效果,同时在设备内的单独开辟出喇叭小腔,减少加厚膜密封的气体,实现膜的内外压差减小,最终将膜的变形导致的破坏降至最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68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