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臀部曲面测量及法向施压诊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5601.6 | 申请日: | 2015-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9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琛;谢锡麟;陆金根;曹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臀部 曲面 测量 施压 诊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臀部曲面测量及法向施压诊疗系统。
背景技术
中医外科学范围内多种疾病,如各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形成窦瘘、皮肤感染性疾病、糖尿病性坏疽、肛瘘、浆细胞性乳腺炎等疾病都有窦瘘病灶的存在。随着西医外科手术的发展,各种手术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且由于手术治疗范围的拓展,因而接受西医手术治疗的患者人数显著的上升;又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细菌越来越多,因而患者手术后一旦伤口感染,即将导致窦瘘的并发。窦道与瘘管成为了临床的多发病、疑难病,同时也是中医外科许多疾病的常见体征。其中,窦道是指深部组织通向体表,只有外口而无内口与空腔脏器相通的病理性盲管;瘘管是指空腔器官或体腔与体表间形成的病理性管道。复杂性窦瘘是指病程长,病位深,管腔多形性(狭长、弯曲、深部膨大成腔、分支多、走向复杂或疮肿巨大),或因邻近重要脏器以及骨骼、肌肉、血管等病变所形成的手术难度高的窦瘘病灶,具有病因复杂,病程长,较难愈合,易复发等特点。
复杂性窦瘘类疾病的治疗,西医多主张行窦瘘切除缝合术、切开扩创术、抗感染等治疗措施,上述疗法具有损伤组织多,创伤范围大,修复时间长,形成瘢痕大等不足之处,难以取得满意效果,且面对复杂窦瘘结构、顽固耐药细菌感染以及手术难度高而不宜手术等治疗瓶颈,临床仍缺乏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学治疗复杂性窦瘘类疾病的历史非常悠久,外治法是中医治疗复杂性窦瘘类疾病的主要手段。传统治疗多采用药捻疗法、切开疗法、挂线疗法、拖线疗法等方法,但均有不足之处,如药捻疗法,常引流不充分;切开疗法损伤组织多,形成瘢痕大,恢复时间长,愈后可能影响局部功能活动;挂线疗法存在挂线时间较长,易产生局部皮肤缺损和遗漏支管、残腔等,需要多次紧线,增加患者疼痛,延长疗程;拖线疗法如拆线时间不当,容易导致遗留残腔、闭合不全或迁延不愈;还有假性愈合和复发可能。
基于中医学“腐脱肌生”、“煨脓长肉”等创面修复理论,对复杂性窦瘘术后脓腐已净,肉芽生长时配合“垫棉压迫法”治疗可促进创腔闭合而治愈。“垫棉压迫法”是将棉花或纱布折叠成块,以衬垫疮腔,并加压包扎,借助加压之力使窦瘘管腔、疮腔、皮肤与周围新肉组织得以粘合,令脓液不致坠留袋脓,达到促进愈合目的一种传统中医外治方法。“垫棉压迫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早在公元1617年《外科正宗·痈疽内肉不合法》中即有相关记载:“痈疽、对口、大疮、内外腐肉已尽,结痂时内肉不粘连者,用软棉帛七八层放疮上,以绢扎紧,睡实数次,内外之肉自然粘连一片,如长生成之肉矣。”主要适用于复杂性窦瘘脓出不畅,有袋脓现象者;窦瘘脓腔较大或位于疮口下方者;或窦瘘脓腐已尽,新肉已生,而皮肤与肌肉一时不能粘合者。
垫棉压迫法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具体操作时往往凭借医生个人经验,缺乏统一操作规范。如:1.垫棉压迫治疗时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大小、方向及作用时间不易量化,而这些因素却显著影响该方法的有效性。2.由于复杂性窦瘘管道的走向具有多形性,垫棉压迫治疗不同部位、不同形态的窦瘘疮腔,其效果不尽相同。3.窦瘘疮腔的大小、局部分泌物的多少、粘稠度、色泽尚无客观量化标准,因此判断进行垫棉压迫治疗的时间无法统一。
传统的中医外治法要进一步推广应用,必须明确其具体的作用机制,配合精确有效的中医诊断和治疗仪器,才能提高“垫棉压迫法”治疗复杂性窦瘘的临床疗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着力于建立垫棉压迫法的量化标准,阐明垫棉压迫法作用机理,研发精确有效的中医诊断治疗仪系统,以形成个体化的压迫方式,提高临床疗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臀部曲面测量的诊疗系统,其实用新型内容包括:
一种臀部曲面测量的诊疗系统,包括,多个臀部曲面压力感应装置,多个压力转换装置,多个机电转换装置,以及一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臀部曲面压力感应装置,其在臀部的作用力下发生垂直运动产生位移,进而感应出臀部曲面边界的法向作用力和臀部曲面的形态;
所述压力转换装置,与所述臀部曲面压力感应装置连接,用于将所述臀部曲面压力感应装置的垂直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
所述机电转换装置,与所述压力转换装置连接,实现所述压力转换装置旋转运动的机械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化;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机电转换装置连接,每个所述控制装置中包括一从控制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电信号并进行处理以获取所述臀部曲面感应装置的高度值,从而解调出施加在所述臀部曲面感应装置上的作用力大小,获取臀部曲面的压力分布和臀部曲面的形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复旦大学,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5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内科用TCD参数诊断装置
- 下一篇:带压力指示的拖地机气雾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