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立柱塑料大棚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5289.0 | 申请日: | 2015-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0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宁志怨;董玲;李卫文;王爱听;廖华俊;江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立柱 塑料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大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层立柱塑料大棚。
背景技术
塑料大棚是一种简易实用的保护地栽培设施。利用钢筋、钢管等材料,并覆盖塑料薄膜搭制而成,可以防御自然灾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利用设施大棚进行草莓促成或者半促成栽培,使草莓成熟期提前,鲜果供应期延长,满足了市场供应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现有塑料大棚一般为拱型无立柱钢管结构,单层或者双层膜覆盖,有单栋型和连栋型(双连栋和多连栋)两种。如图1所示,主要由拱管1(拱杆)、纵向拉杆2(拉梁)、斜撑3、棚门4、棚头立柱5、卡槽6等部件组成。有的为了增加大棚的保温性,采用小拱棚或者地膜形式。
现有技术塑料大棚具有以下问题:套用小拱棚,空间小,不方便机械化操作;单层膜覆盖,保温性差;两侧无卷帘装置,通风不畅,湿度大;大棚结构强度低,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双层立柱塑料大棚,解决现有塑料大棚空间小,保温性差,湿度大,强度低,寿命短,成本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层立柱塑料大棚,包括棚底单元、棚顶单元以及卷帘装置:
所述棚底单元包括立柱、纵杆、棚头立柱和棚门,若干所述的立柱呈相对的两列设置,其下端用混凝土打桩固定,构成棚底单元的两侧,两侧立柱上端均设有纵杆;若干所述的棚头立柱呈相对的两列设置,构成棚底单元的两端;
所述棚顶单元由上、下棚膜结构构成;所述上棚膜结构包括第一纵向拉梁、第一拱管,第一纵向拉梁由一条纵向主拉梁以及分别位于纵向主拉梁两侧的一条纵向副拉梁构成;所述下棚膜结构包括第二纵向拉梁、第二拱管、横管和竖拉杆;若干所述的横管两端固定在其两侧的纵杆上;若干所述的竖拉杆下端固定在对应的横管中部;所述第二纵向拉梁在竖拉杆上部进行纵向连接,第二纵向拉梁与两侧纵杆的肩部固定有所述的第二拱管的两端;所述第一纵向拉梁在竖拉杆上端进行纵向连接,第一纵向拉梁与两侧纵杆的肩部固定有所述的第一拱管的两端;
所述的卷帘装置分别设在两侧立柱中部。
所述卷帘装置包括上端依次固定在立柱上的外侧卷帘、防虫网以及内侧卷帘,外侧卷帘与内侧卷帘下端设有卡槽。
所述上棚膜结构覆盖有顶层膜,下棚膜结构覆盖有内膜、棚底单元四周覆盖有双层膜,顶层膜与内膜四周之间留有间隙水孔。
所述横管设置在第一拱管、第二拱管下方对应位置处。
若干所述的第一拱管、第二拱管与立柱均等间距设置。
若干所述的第一拱管与第二拱管均由四十五条热镀锌主、副拱管构成,每隔三条副拱管为一条主拱管,主拱管对应有横管,每条横管对应有一条竖拉杆。
所述棚底单元一端设有四条棚头立柱和棚门,另一端设有五条棚头立柱。
所述的棚底单元两侧立柱分别有四十五条主、副立柱,其中主立柱十二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塑料大棚避免了形成的水滴直接滴落在作物上,减少了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塑料大棚双膜覆盖,两侧设有卷帘,提高了棚内温湿度的调节能力,同时免除揭盖第二道膜的程序;
本实用新型塑料立柱大棚,空间大,利于机械化操作;
本实用新型塑料大棚采用的热镀锌钢管承重性强,做了防锈处理,延长了大棚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塑料大棚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一种双层立柱塑料大棚,包括棚底单元、棚顶单元以及卷帘装置:棚底单元包括立柱20、纵杆21、棚头立柱18和棚门19,若干的立柱20呈相对的两列设置,其下端用混凝土打桩固定,构成棚底单元的两侧,两侧立柱20上端均设有纵杆21;若干的棚头立柱18呈相对的两列设置,构成棚底单元的两端;棚顶单元由上、下棚膜结构构成,上棚膜结构包括第一纵向拉梁13、第一拱管15,第一纵向拉梁13由一条纵向主拉梁以及分别位于纵向主拉梁两侧的一条纵向副拉梁构成;下棚膜结构包括第二纵向拉梁22、第二拱管23、横管12和竖拉杆11;上棚膜结构覆盖有顶层膜28,下棚膜结构覆盖有内膜29、棚底单元四周覆盖有双层膜27,顶层膜28与内膜29四周之间留有间隙水孔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52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盆补水装置
- 下一篇:大棚用复合管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