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脊椎重建复位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5212.3 | 申请日: | 2015-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8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孔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孔嘉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椎 重建 复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脊椎重建复位器结构,尤其是指一种能植入脊椎椎体的复位器。
背景技术
脊椎包含有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5块荐椎、4块尾椎,合计33块脊椎骨块,为支撑人体直立的主要主干。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很常见的脊椎退化性疾病,根据统计,在中国台湾地区65岁以上人口中,每100人约有10人罹患骨质疏松症,而且女性罹患骨质疏松症的机率高于男性。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钙质由骨骼系统中流失,导致原有紧密的骨质变得疏松或变脆,造成支撑力量减弱,而容易骨折。
当骨质疏松症造成骨折,尤其是脊椎受到外力或病变而骨折时,椎体将受损及塌陷,此时,脊椎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大略可分为两种,一为从脊椎后方打钢钉固定,二为从脊椎前方进入补骨固定,然而,以钢钉固定时将同时使受损椎体上下数个正常椎体被固定,而失去椎柱的活动度,而以补骨方式进行手术,则有手术伤口过大、手术时间长及容易细菌感染的问题。
本案的发明人因鉴于此两种方式皆有其缺点,故曾提出一系列从脊椎后方植入椎体内部的复位器,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专利证号第M241001号的“经由椎茎植入椎体的脊椎重建复位器之构造”、中国台湾专利证号第M251576号的“经由椎茎植入椎体的脊椎重建复位器之构造(一)”、中国台湾专利证号第M259577号的“经由椎茎植入椎体的脊椎重建复位器之构造(三)”等等,借此进行骨折的固定,使骨折的椎体获得良好的支撑,恢复椎体原有的形状及高度。
现在,本发明人本着医者的仁心及求好的精神,借由多年累积的专业知识及经验,针对脊椎重建复位器结构再进行研发,以借由复位器结构的更新,能够提供更佳的施作方式与施作成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脊椎重建复位器结构,主要是通过该复位器的结构设置,能在复位器植入脊椎椎体后,再进行填充物的填充,达到复位器能确实稳固的设置在脊椎椎体的容穴内。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与功效,是由以下的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脊椎重建复位器结构,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具有至少一贯穿本体前后的穿孔,在所述本体前端的表面上设有一与所述穿孔相通的缺口。
借此,可将一注射器的注射口与所述本体的穿孔的结合端结合,当注射器经注射口将填充物送出后,所述填充物便能经所述本体的穿孔与缺口进入所述脊椎椎体的容穴内,使填充物、本体与脊椎椎体间具备良好的结合性。
如上所述的脊椎重建复位器结构,其中,所述本体为呈矩形形状的块体。
如上所述的脊椎重建复位器结构,其中,所述穿孔的后端为结合端。
如上所述的脊椎重建复位器结构,其中,所述结合端为螺纹段。
如上所述的脊椎重建复位器结构,其中,所述本体的上端的表面、下端的表面均设有锯齿状的卡合齿。
如上所述的脊椎重建复位器结构,其中,所述本体的左侧表面或/及右侧表面至少设有一血流槽道。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为:
可将一注射器的注射口与所述本体的穿孔的结合端结合,当注射器经注射口将填充物送出后,所述填充物便能经所述本体的穿孔与缺口进入所述脊椎椎体的容穴内,使填充物、本体与脊椎椎体间具备良好的结合性。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本实用新型脊椎重建复位器结构的主视立体外观图;
图2:本实用新型脊椎重建复位器结构的后视立体外观图;
图3:本实用新型脊椎重建复位器结构的另一后视立体外观图;
图4:将本实用新型脊椎重建复位器结构植入脊椎椎体的示意图;
图5:将本实用新型脊椎重建复位器结构植入脊椎椎体并填入填充物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 本体
11 表面
12 表面
13 表面
14 表面
15 卡合齿
16 血流槽道
17 穿孔
171 结合端
18 缺口
2 脊椎椎体
21 容穴
3 注射器
31 注射口
4 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令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内容、实用新型目的及其达成的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兹于下详细说明之,并请一并参阅所揭的附图及图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孔嘉,未经李孔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52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髓内针打拔器
- 下一篇:椎间孔镜穿刺路径校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