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遮阳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05109.9 | 申请日: | 2015-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6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谡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谡阳 |
| 主分类号: | B60J11/02 | 分类号: | B60J11/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挡风玻璃 遮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遮阳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夏季,尤其是中午的时候,太阳光强烈,由于汽车前挡风玻璃的面积较大,太阳光就会通过前挡风玻璃照射进车内,使得车内的温度很高,人们进入车内会感到很热,并且高温加快车内饰件老化,从而缩短汽车寿命。目前,现有的汽车一般都没有设置前挡风玻璃遮阳装置,通常的做法是上车之前先打开空调,使车内的温度降低到适宜的温度,人们再进入车内。因此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消耗更多的燃料,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遮阳装置,该装置设有遮阳布,车主在停车后,可以打开该遮阳布,使其遮住前挡风玻璃,能够减少太阳光照进车内,从而使得车内的温度降低。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遮阳装置,包括前挡风玻璃窗,其特征是:在所述前挡风玻璃窗的一侧设有凹槽A,在所述凹槽A内设置一卷筒,所述卷筒的两端对称设置齿轮,所述齿轮与同步驱动的齿轮传动装置相啮合,所述同步驱动的齿轮传动装置配有同步电机,所述同步电机通过连接轴与凹槽A连接,所述卷筒上卷绕遮阳布,所述遮阳布的外端连接有一由磁性材料制作而成的拉杆,在所述前挡风玻璃窗的另一侧对应位置也设有凹槽B,在所述凹槽B内设有磁条。
为保证遮阳布完全遮住前挡风玻璃,所述遮阳布的长度和宽度与前挡风玻璃窗的长度和宽度对应。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启动同步电机,同步电机带动同步齿轮传动装置运转,同步齿轮传动装置就会通过与其相啮合的齿轮带动卷筒旋转,与此同时,车主利用拉杆向外拉拽遮阳布,此时遮阳布就会缓慢被拉出,当遮阳布完全被拉出时,将拉杆放置在另一侧的凹槽里,凹槽里的磁条靠磁力固定拉杆,使其固定在凹槽里面,使用完毕后,再启动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即可自动将遮阳布卷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车主停下车后,启动电机,遮阳布就会自动的拉出或者收起,操作简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内温度,延长汽车寿命,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是前挡风玻璃窗,2是凹槽A,3是卷筒,4是连接轴,5是同步电机,6是齿轮传动装置,7是拉杆,8是磁条,9是遮阳布,10是凹槽B,11是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遮阳装置,包括前挡风玻璃窗1,其特征是:在所述前挡风玻璃窗1的一侧设有凹槽A2,在所述凹槽A2内设置一卷筒3,所述卷筒3的两端对称设置齿轮11,所述齿轮与同步驱动的齿轮传动装置6相啮合,所述同步驱动的齿轮传动装置6配有同步电机5,所述同步电机5通过连接轴4与凹槽A2连接,所述卷筒3上卷绕遮阳布9,所述遮阳布9的外端连接有一由磁性材料制作而成的拉杆7,在所述前挡风玻璃窗1的另一侧对应位置也设有凹槽B10,在所述凹槽B10内设有磁条8,所述磁条8利用磁力固定拉杆7。
为确保遮阳布完全遮住前挡风玻璃,所述遮阳布9的长度和宽度与前挡风玻璃窗1的长度和宽度对应。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启动同步电机5,同步电机5带动同步齿轮传动装置6,进而带动卷筒3绕连接轴4旋转,同时车主利用拉杆7向外拉拽,此时遮阳布9就会缓慢拉出,在遮阳布9完全遮盖住前挡风玻璃后,将拉杆7放入凹槽B10,凹槽B10里的磁条8就会固定住拉杆7。使用完毕后,再次启动电动机5,此时遮阳布9就会自动的卷绕在卷筒3上。
本实施例仅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并非对其进行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在此基础上做出改进。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实用,在炎热的夏季能够有效的降低车内温度,减少能源消耗,延长汽车寿命。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部分采用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谡阳,未经王谡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51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