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折弯机挠度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5104.6 | 申请日: | 201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2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晨涛;旷鹏;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埃锡尔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1/22 | 分类号: | B21D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20181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折弯 挠度 补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加工机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控折弯机挠度补偿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数控折弯机床在钣金件折弯加工中经常有被要求加工折弯长度比较大的板料,此类板料在折弯加工时,由于上下模具的机械结构和力学特性导致上下模在弯矩负载大的位置产生弹性较大的挠度变形,此变形使得折弯加工中板料的贴模率降低,由此产生板料折弯后弯角不均匀的情况,甚至会导致弯角偏差过大产生废品。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折弯机采用电控液压式挠度补偿装置,此类装置通常有一至三个补偿液压缸位于工作台下部,工作时液压缸直接作用在工作台并使工作台产生弹性变形用于补偿下模模具的挠度变形,此方法补偿位置距离挠度变形位置比较远而且只有一至三个补偿液压缸采用点式补偿,间距大,所以补偿盲区比较大,如果增多补偿液压缸则会使得工作台下的立板强度降低,就会无法满足大中型折弯机在加工时对挠度补偿的高精度折弯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提供良好的线性数控折弯机挠度补偿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折弯机挠度补偿装置,包括挠度补偿楔形块、挠度补偿底座、下模底板及液压驱动装置,所述挠度补偿楔形块固定于挠度补偿底座上,挠度补偿楔形块为直角梯台,与挠度补偿底座贴合装配;挠度补偿楔形块较厚的一侧与液压活塞相接触,较薄的一侧与弹簧垫块相接触;液压活塞端安装压力容器;弹簧垫块外侧与弹簧相接;所述弹簧的另一侧装配有弹簧固定块。
优选地,所述挠度补偿楔形块较薄的一侧加工有梳状缝隙。
优选地,所述挠度补偿楔形块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挠度补偿底座上。
优选地,挠度补偿楔形块上部还覆盖有下模底板。
优选地,所述压力容器与推动活塞相连,推动所述液压活塞向外运动。
优选地,所述下模底板两端在工作时被夹板加紧。
优选地,所述压力容器与挠度补偿底座以螺钉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是:1,数控折弯机挠度补偿机构结构简单,性能稳定。2,液压容器驱动设备直接与下模单元接触,并可根据机床宽度提供超过10个以上驱动单元,形成线性补偿,补偿曲线完整,挠度补偿精度和效率更高。3,挠度补偿楔形块上设有梳状缝隙,可以有效减小补偿机构在挠度补偿过程中产生的弯矩应力,也可以降低液压容器驱动设备的工作压力,降低数控折弯机整体能耗。4,下模底板覆盖在挠度补偿楔形块上,可以减轻下模对挠度补偿楔形块的直接磨损。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技术特征、实用新型目的与技术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包含挠度补偿装置的整体机床示意图;
图2为挠度补偿楔形块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挠度补偿楔形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挠度补偿装置的截面图;
图5为挠度补偿装置底座固定螺钉位置的截面图;
图6为挠度补偿装置活塞位置的截面图;
图7为挠度补偿装置底座连接螺钉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技术特征、实用新型目的与技术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7所示,挠度补偿机械结构模块1安装在数码折弯机的工作台2上,其包括挠度补偿楔形块11和下模底板10,所述挠度补偿楔形块11被置于挠度补偿底座13和下模底板10之间。在挠度补偿楔形块11的较薄的一侧加工有梳状缝隙111,此设计目的是减小挠度补偿过程中产生的弯矩应力,以此也可降低液压油的工作压力,有节能降耗的作用。在该挠度补偿楔形块11的两端各有一个挠度补偿楔形块固定螺纹孔112,用于使用螺钉16将挠度补偿楔形块固定在挠度补偿底座上。挠度补偿楔形块11较厚的一侧与液压活塞141相接触;在挠度补偿楔形块11较薄的一侧与弹簧垫块121相接触。弹簧123在装配时要有一定的预紧力,以便在挠度补偿液压力卸载后,挠度补偿楔形块11可以再弹簧回弹力作用下使其弹性变形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埃锡尔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埃锡尔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51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