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反射面天线的Ka/S频段一体化馈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4929.6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1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蒋新胜;白向龙;钱巧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9/17 | 分类号: | H01Q19/17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08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反射 天线 ka 频段 一体化 馈源 | ||
技术领域
本是实用新型涉及反射面天线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反射面天线的Ka/S频段一体化馈源。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用于反射面天线的Ka/S频段一体化馈源,Ka频段馈源多采用传统的同轴波纹喇叭(亦称为轴向槽波纹喇叭)。它的缺点是:馈源工作频段带宽较窄,且在不同频点其相位中心不同。S频段馈源通常采用对称振子分布在Ka频段馈源四周,其缺点为:在馈源轴向上的辐射几乎相同,导致馈源照射效率较低;且这种形式的S频段馈源包络尺寸较大,会使反射面天线的次级遮挡加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反射面天线的Ka/S频段一体化馈源,包括Ka频段馈源和S频段馈源,其中所述Ka频段馈源采用大张角波纹喇叭,所述S频段馈源包括四个倒F振子,所述四个倒F振子呈十字对称样式分布在所述大张角波纹喇叭的外侧壁的四周上,所述大张角波纹喇叭的外侧壁和作为馈源底座的反射板共同作为所述S频段振子组合馈源的接地面和反射面。
较佳地,所述大张角波纹喇叭包括大张角波纹段和圆波导段,电磁波通过所述圆波导段传输至所述大张角波纹段产生HE11模并向空间辐射出去。
较佳地,所述倒F振子连接同轴线进行馈电,所述同轴线包括内导体和外导体;所述内导体连接所述倒F振子的上横边的末端进行馈电,所述外导体连接到所述大张角波纹喇叭的外侧壁上实现接地,所述倒F振子的下横边的末端连接到所述大张角波纹喇叭的外侧壁上。
较佳地,所述同轴线通过馈电射频连接器连接所述倒F振子和所述大张角波纹喇叭的外侧壁。
较佳地,所述大张角波纹喇叭连接到一反射板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反射面天线的Ka/S频段一体化馈源,通过采用大张角波纹喇叭作为Ka频段的馈源,使电磁波在辐射空间具有较为稳定的相位中心,形成较低交叉极化电平和副瓣电平以及旋转对称的辐射方向图,可以有效地降低反射面天线的交叉极化电平和副瓣电平,提高反射面天线的效率和增益;通过采用倒F形振子组合作为反射面天线S频段馈源,可以有效提高反射面天线在S频段的增益,同时具有较小的包络尺寸。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Ka/S频段一体化馈源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Ka/S频段一体化馈源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Ka/S频段一体化馈源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Ka/S频段一体化馈源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反射板
2-大张角波纹喇叭
3-倒F振子
21-大张角波纹段
22-圆波导段
31-馈电射频连接器
32-上横边
33-下横边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
反射面天线通常由反射器和作为反射面天线照射器的馈源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反射面天线的Ka/S频段一体化馈源,解决一体化馈源在Ka频段工作频带内相位中心不一致,在S频段解决了馈源照射效率低,包络尺寸大对反射面天线的次级遮挡较大的问题。
参照图1-4,Ka/S频段一体化馈源包括有Ka频段馈源和S频段馈源。
其中,Ka频段馈源采用大张角波纹喇叭1,大张角波纹喇叭1的内部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为大张角波纹段21,下段为圆波导段22,圆波导段22的底部安装到反射板1上,如图4中所示;圆波导段22作为Ka频段馈源的输入端口,电磁波通过圆波导段22传输,在大张角波纹段21产生HE11模并向空间辐射出去,形成较低交叉极化电平和副瓣电平以及旋转对称的辐射方向图,大张角波纹在其工作频段内具有较为稳定的相位中心,更适合作为在宽频段内工作的高性能反射面天线的馈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49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USB接口的端子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非均匀传输线定向耦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