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混药装置的可升降的喷雾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4836.3 | 申请日: | 201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0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焕柱;王成云;张书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焕柱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B01F5/10;B01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81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装置 升降 喷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林机械,具体是一种带有混药装置的可升降的喷雾车。
背景技术
当前农业生产中经常使用的喷雾机对于溶解性较差的药剂,在加水的过程中不能充分溶解,而且药箱口一般都较小,不能人工搅拌,因此会出现药剂溶解不均,严重影响药剂喷雾效果,有时甚至还会出现药害;车载式喷杆喷雾机是一种用于大面积的农作物田间施药机械,其包括可上下滑动的喷杆,喷杆展开后可达数十米,因此它的上下就要求缓慢、平稳,目前的升降机构中还没有能达到该种要求的,且目前喷雾机喷头的作业均衡度、作业面积和喷洒距离都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混药装置的可升降的喷雾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混药装置的可升降的喷雾车,包括车体、混药装置、升降装置和喷雾机,所述车体包括驾驶室、前轮、驱动轮和车厢,所述混药装置设置在车厢内,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车厢的尾端,所述混药装置包括药箱、第一阀门、高压泵和第二阀门,所述高压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在药箱的底端,所述高压泵的输出端连接到喷雾机,所述高压泵和喷雾机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高压泵和第一阀门之间设有三通,通过三通连接第二阀门至药箱的顶端,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喷杆固定架和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设有导轨,所述喷杆固定架沿导轨上下移动,所述喷杆固定架上固定有液压缸和缆绳,所述液压缸的缸杆顶端设有上定滑轮,所述喷杆固定架上固定安装有下定滑轮,所述缆绳的一端固定在喷杆固定架上,另一端先后绕过上定滑轮和下定滑轮后与一活动杆连接,所述活动杆上连接拉簧,所述拉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升降架的顶端,所述喷雾机的喷杆固定安装在喷杆固定架上,所述喷杆上设有呈阵列状排列的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头包括空心壳体,所述空心壳体上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上设有连接内螺纹,所述空心壳体上还连接有圆柱形喷柱,所述喷柱内设有流道,所述流道与空心壳体内部相通,所述喷柱前端端部的一侧开设有喷嘴,所述喷嘴为内小外大的楔形开口,所述楔形开口内底部与流道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混药装置让液体从药箱流出,经过高压泵再流回药箱,形成一个内循环,将药剂快速充分溶解;设置的升降装置能够增大喷洒范围,并且随着液压缸行程的改变而带动喷杆固定架升降,拉簧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因液压缸输出过快导致喷杆固定架升降过快,从而保护了喷雾机;设置的喷头可使药液喷射的形状成圆弧状且向外辐射,可以大面积喷施药液,喷施效果好,不留死角,还可以根据作业需求改变喷头的喷射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混药装置的可升降的喷雾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带有混药装置的可升降的喷雾车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带有混药装置的可升降的喷雾车中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焕柱,未经张焕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4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