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脱水机及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4530.8 | 申请日: | 201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9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秦颢;宋明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金颢轩环境工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吴炳贤 |
地址: | 523800 广东省东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脱水机 基于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脱水机及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污水处理装置一般包括3-4个沉淀池,从生产车间出来的污水先接入到初级沉淀池,然后再经各级沉淀池的自然沉淀,形成上层清液和下层沉淀,清夜可以循环利用,沉淀则倒出做废弃物处理。这种处理方法简单,但是占地面积大,自然沉淀处理时间长、效率低,还需要经常清理,不但延误了生产,还需要耗费投资来清理池子。而且,自然沉淀并不能有效除去工业废水中的表面活性剂、磷酸盐、金属盐类等物质。此外,在工业废水处理中也常遇到废水较为清澈、悬浮物较少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仅进行简单的物理沉降,很难实现悬浮物和水体的分离,大大影响废水处理效率,并增加了后续处理的负荷;且沉淀中的水分不能被有效地“榨取”出来,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可见,提供一种可脱水的污水处理系统非常必要。
现有的脱水装置一般有板框压榨式或抽滤式。板框压榨式脱水机可进行宏量的污泥脱水处理,但是脱水效率较低。抽滤式脱水机脱水速度快、效率高,然而其仅能进行少量污泥的脱水处理。导致抽滤式脱水机不能大规模使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污泥易堵塞抽滤孔,导致脱水效率大大降低,甚至损坏机器;二是污泥污泥由于受到吸力的作用变得越来越致密,污泥之间的水分不易穿过污泥之间的间隙达到漏斗底部。由此可见,如能及时清除抽滤式脱水机中的污泥,势必提高抽滤效率,加大脱水速度。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快速脱水机以及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水处理系统。该快速脱水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脱水效率高;该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而且污泥中的水分可尽可能地“榨取”出来,从而可以节约水资源。此外,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污水处理的处理时间短、效率高,可做到随用随清洗,不会延误了生产,不需要耗费投资来清理池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抽滤式脱水机不能自动清除滤饼导致脱水速度慢以及现有技术中污水物理沉降处理效率低、处理结果不理想、以及泥水难分离而提出的一种快速脱水机以及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水处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脱水机,包括长方体形漏斗、导管和真空泵,所述导管的一端与所述漏斗底部相连接,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真空泵相连接,所述真空泵用于给所述漏斗底部提供真空吸力,在所述漏斗内部设置有抽滤板和刮板,所述刮板垂直于所述抽滤板并与所述抽滤板相接触,所述刮板通过机械臂固定在所述抽滤板上方且可在所述抽滤板上方左右移动,在所述漏斗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可开合的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门为自动升降门,所述自动升降门包括门板、滑槽以及自动升降机构,所述滑槽为“U”型凹槽,位于所述漏斗左右两侧与所述抽滤板垂直的边上,所述门板与所述抽滤板垂直的两条边位于所述滑槽中且可在所述滑槽中上下滑动,所述门板与所述自动升降机构相连接,所述自动升降机构可带动所述门板上下滑动,从而实现所述门的开合。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升降机构为丝杆升降机构且位于自动升降门下方,所述丝杆升降机构包括丝杆和驱动器,所述丝杆靠近驱动器的一端为带有螺纹的螺纹杆,所述丝杆靠近门的一端为光滑的圆柱杆,所述圆柱杆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螺纹杆的横截面积,所述圆柱杆穿过所述漏斗底部并与所述滑槽相配合,当所述驱动器推动所述丝杆向上运动时,所述丝杆推动所述自动升降门向上运动,当所述驱动器推动所述丝杆向下运动时,所述自动升降门在重力作用下将落回所述抽滤板平面。
优选地,所述滑槽为半圆柱形,所述半圆柱的直径等于所述圆柱杆的直径,即当所述圆柱杆与所述滑槽相配合时,所述圆柱杆的一半陷入所述滑槽,所述圆柱杆的另一半位于所述滑槽外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漏斗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污泥收集槽,所述污泥收集槽呈“U”型且倾斜地设置在所述门外,所述污泥收集槽的宽度等于所述门的宽度。
为了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金颢轩环境工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金颢轩环境工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45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