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格栅孔的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4481.8 | 申请日: | 201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0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谢志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格栅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工格栅孔的刀具。
背景技术
车削刀具的刀面部分通常包括前角、后角,前角和后角角度的选取对切削加工影响很大。
其中,前角是在正交平面中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间的夹角,角度大小对切削加工影响很大,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前角过大时,切削刃和刀头的强度、散热条件和受力状况变差,将使刀具磨损加快,耐用度降低,甚至崩刃损坏。若取较小的前角,虽切削刃和刀头较强固,散热条件和受力状况也较好,但切削刃变钝,对切削加工也不利。适合的前角,可以使得切削刃锋利,切削轻快,即切削层材料变形小,切削力也小。后角是在正交平面中测量的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主要作用是减少刀具后刀面与工件表面间的磨擦,并配合前角改变切削刃的锋利与强度。
在使用刀具对格栅孔(型孔)进行加工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刀具部适合的前角和后角角度导致切削屑的粘刀且刀具阻力大,影响加工进度和加工精度。另外,一些刀具由于具有导向刃,使得刀具使用过程中容易发震,影响加工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格栅孔的刀具,以解决现有格栅孔加工切时削屑的粘刀且刀具阻力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加工格栅孔的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刀柄,所述刀柄的一端为加持部,用于与车床连接,另一端为切削部;
刀头,位于所述切削部,所述刀头的前角在14°至18°的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前角为16°。
可选地,所述刀头的后角在12°至16°的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刀头的后角为14°。
可选地,所述刀柄与刀头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格栅孔的刀具通过选择适合的前角角度,使得加工格栅孔时切削屑的不易粘刀且刀具阻力小,保证加工的效率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加工格栅孔的刀具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加工格栅孔的刀具的俯视图;
图3是2中N-N截面示意图(仅显示其中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加工格栅孔的刀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格栅孔的刀具,包括刀柄1和刀头2。
刀柄1的一端为加持部,用于与车床连接,另一端为切削部。
刀头2位于刀柄1的切削部,刀头2与刀柄1之间可以是多种方式连接,比如焊接或者螺栓;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加工更方便。
刀头2具有前角α,特别如图3所示,前角α在14°至18°的范围内,本实施例中优选16°,能够使得加工格栅孔时切削屑的不易粘刀且刀具阻力小,保证加工的效率和精度。
刀头2具有后角γ,如图3所示,后角γ在12°至16°的范围内,本实施例优选为14°。
刀头2还可以具有圆弧切削刃3,进一步方便格栅孔的加工。
进一步,刀头2还可以包括一个辅助切割刃,位于刀头2的前刀面上4处,如图3所示,辅助切割刃形成的前角α1在4°至8°的范围内,本实施例中优选6°。通过增加前角数量,同样有助于解决切削屑的粘刀以及刀具阻力大的问题。
另外,传统的刀具前端都具有导向刃,使得刀具过长,容易导致发震,本实用新型的刀具去除导向刃,从而解决刀具容易发震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来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44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途镗刀杆
- 下一篇:可避免成品性能波动的钕铁硼永磁材料气流磨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