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应集风式水上风力发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2641.5 | 申请日: | 2015-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0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佳宇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11/04;F03D11/00;F03B13/14;H02S10/12;B63B3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集风式 水上 风力 发电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采用漂浮式水上平台作为集风装置和风力发电机组载体的自适应集风式水上风力发电站。
背景技术
目前,人类利用能源的方式面临转型升级,特别是我国以燃煤为主的发电方式迫切需要用清洁能源取代。海洋能属于清洁能源,主要包括风能、波浪能、太阳能和海流能等,海洋能在海洋总水体中的蕴藏量巨大,而单位体积、单位面积所拥有的能量较小。也就是说,要想得到更多能量,就得从大面积海面或大量的海水中获得。海洋能具有可再生性,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是最大的太阳能和风能吸收器,风能量传递速率和风速有关,也和风与水相互作用的距离有关。海洋的波浪能储量巨大,在每平方公里的海面上,运动着的海浪蕴藏约30万千瓦的能量,全球可供开发的波浪能约30亿千瓦。
据研究报告,中国海域上空的风速估计常年在7米/秒以上,即风能功率密度在每平方米200瓦以上,离岸越运,风能功率密度越高,总风能资源非常可观。在上海向东150公里的海域,年平均波浪高度在2米以上,由此推算,那里70米高上空年平均风能功率密度在每平方米六百瓦左右。总的来说,中国海域的风能和波浪能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商业开发价值。
目前,风能发电装置和波浪能发电装置可谓五花八门。风力发电机组有水平轴和垂直轴之分,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效率较高,通常需要安装在高空中,以获得更大的风能功率密度。但是,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和维护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波浪能发电装置无非是利用波浪运动的位能差、往复力、浮力产生动力,主要的利用方法有三种:1.利用海洋波浪推动转换装置上下运动带动发电机发电;2.利用海洋波浪推动转换装置前后摆动带动发电机发电;3.把大波浪的低压水变为小体积高压水送入高位水池积蓄起来,再推动下方水轮发电机发电。
中国专利CN201210149837.3,于2012年5月2日公开了一种钢筋水泥结构的漂浮式海上发电平台,包括平台主体、浮体式波浪能收集装置、海风能量收集装置、发电装置。所有能量收集装置收集的流体运动能量都能同步偶合、集中发电。可望实现安全、长寿命、规模化、维护方便、低成本的商业化应用。漂浮式的发电平台使可利用的海域面积大大增加。但该发明的制造难度大、成本高,其自重较大,承载的重量受限,平台主体漂浮在海面上,抵御海上强风浪的生存能力较低。
据报道,2013年11月12日,世界第一座海上浮动式风力发电基站在日本福岛县近海投入运营。该浮动式风力发电基站高120米,被三艘拖轮拖到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20余公里的海上,并开始发电。该浮动式风力发电基站的成本高,不能综合利用波浪能和太阳能。
本发明人于2011年9月6日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CN201110263980.0,公开了风光互补波浪发电站,包括支柱和浮体,支柱固定在海床上,浮体设有支柱孔,每个支柱孔中套设有一根支柱,浮体与支柱活动连接并可以相对支柱上下往复运动;浮体和支柱之间设有直线发电机。波浪发电站由若干独立的浮体和支柱组成,每一支柱与浮体之间都设有发电机,支柱上端设有风力发电机,浮体上表面设有太阳能电池。在波浪的前进方向布置若干安装有发电机的浮体和支柱,通过导线连接形成供电网络,在较大范围内不间断采集波浪起伏的能量,将各个发电机产生的电量通过供电网络汇聚,实现持续供电。该发明只提出在近海综合利用风能、波浪能和太阳能的解决方案,未提出在远离海岸的海域综合利用风能、波浪能和太阳能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适应并跟随风向变化的集风式水上风力发电站,主要采用漂浮式水上平台作为集风装置和风力发电机组的载体。该风力发电站同时集成安装有波浪能发电装置和太阳能发电装置,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自适应集风式水上风力发电站,包括集风装置和风力发电机组,所述集风装置设有集风口和出风口,集风口大于出风口,出风口朝向风力发电机组,所述集风装置和风力发电机组设在浮体上,浮体漂浮在水中,浮体通过连接构件与固定在水中的系泊体可转动连接;在风向改变时,所述集风装置与风力发电机组能够随浮体一起在水面上围绕系泊体转动,从而使集风口自动调整到面对来风的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构件包括硬质的连接杆和软质的连接缆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佳宇,未经陈佳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26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变焦动画仪
- 下一篇:一种台式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