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土遗址夯筑加固的专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2639.8 | 申请日: | 201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0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郭青林;李志强;赵林毅;裴强强;杨善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马正良 |
地址: | 7346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遗址 加固 专用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型发明涉及西北夯土遗址保护领域,是一种用于土遗址保护人工夯筑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我国大多数的土遗址处于西北干旱地区,主要有古城、长城、关隘、烽燧、土塔、陵墓等。土遗址主要是粉质粘土或粉质沙土夯筑,或直接利用生土挖造,或利用土坯砌筑,或用木板泥筑建造。大多采用夯筑而成,例如银川西夏陵采用粉质沙土并加有大量的砾石夯筑而成,在干燥时有相对较高的强度,一旦遇水容易崩解。这就决定了土遗址文物最难保存的一类。
因为西北干旱地区少雨的独特气候条件,才使得露天土遗址得以保存下来。这些土遗址历史久远,有的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很高的考古学和历史价值,但是,千百年来,严重的风蚀和集中强降雨冲刷破坏,大批的土遗址风化、大面积坍塌,正遭受毁灭性的破坏。研究土遗址的病害及成因,针对性的进行抢救保护是一项刻不容缓、十分艰巨的任务。
由于长年受风蚀影响根部严重掏蚀,形成悬空区域,严重影响遗址体的结构稳定。在夯补过程中,由于夯筑工具的问题,施工过程中容易使得新夯补土体和原遗址土体结合部位无法夯补密实,严重影响工程质量。为了解决夯补过程中新夯体和原遗址墙体结合部夯筑密实,需要研制一种工具用于土遗址的夯补加固中。
发明内容
鉴于土遗址加固人工夯筑专用工具的性能的特殊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遗址加固夯筑专用工具,应用于土遗址的夯补加固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土遗址夯筑加固的专用工具,是由木质手柄和钢制杵头组装而成。木质手柄和钢制杵头连为一体,呈竖直状,或呈直角状;钢制杵头连接呈阶梯形,木质手柄为岗山头,或为大扁头,或为圆锥头,或为盘头,或为平顶头。
本实用型的优点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土遗址加固人工夯筑实际出发,围绕操作方便、适合高空作业和夯筑的密度,研制了5种不同形状、不同规格以及木质手柄与夯锤不同连接方式的工具,通过5种不同规格工具的配合使用,实现土遗址加固夯筑过程中垂直夯筑和斜夯筑,保证了新夯补墙体和原墙体结合部为的密实,确保夯补质量。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适合工程现场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恢复土遗址原貌,保护文化遗产发挥了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型木质手柄为岗山头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型木质手柄为大扁头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型木质手柄为平顶头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型木质手柄为圆锥头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型木质手柄为盘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型再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土遗址夯筑加固的专用工具,是由木质手柄2和钢制杵头1组装而成。木质手柄2和钢制杵头1连为一体,呈竖直状,;钢制杵头1连接呈3个阶梯形圆台状,木质手柄(2)为岗山头
施工过程中,在支好模板后,可用工具1和工具5配合使用,工具5主要用于夯筑外侧。工具2和工具3配合使用,主要用于夯筑掏蚀较深的部位,可以斜夯,这样可以和原墙体能够结合密实。在封口时,可以用工具4和工具5配合时用,可以掌握用力的大小,既能保证封口处密实,也不损伤原墙体
实施例2
木质手柄2和钢制杵头1连为一体呈直角状,木质手柄2为盘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未经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26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