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敞口抬包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02254.1 | 申请日: | 2015-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0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森;刘驰;刘辉;王克永;李洪伟;梁云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发祥铝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41/04 | 分类号: | B22D4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247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敞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敞口抬包。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各大铝厂扩大铸棒的生产,而重熔用铝锭的生产逐渐趋于小规模;在铝锭铸造工艺中,铝水抬包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不仅是运送铝水的工具,更成了铝锭铸造工序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铝锭铸造生产过程中,当铝混合炉出现异常情况或其他设备检修时,造成不能快速投运,只能通过抬包外铸的方法进行生产,但抬包外铸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并且速度较慢,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另外,在能源价格不断攀升之时,世界各大铝业公司开始通过降低电解铝生产各个环节的成本来确保铝业生产的价格竞争力,而重熔用铝锭生产过程中使用混合炉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敞口抬包,在小规模生产中,可在铝厂铸棒工艺上替代混合炉,包括包体,炉眼开口,连接铸造生产线之间的溜槽,控制炉眼开口铝液液流大小的钢钎,支撑钢钎的“L”型支架,所述炉眼开口为圆锥形,位于所述包体侧壁的下部,所述溜槽砌筑于炉眼开口的下部,可根据生产线需要确定溜槽的长度,所述钢钎插入炉眼开口处,并采用“L”型支架支撑。
作为优选,所述钢钎端部可制成六边形,可通过扳手进行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L”型支架为可活动型支架,包括固定板、翻转板、翻转轴,当清洗炉眼开口时,可将“L”型支架旋转至水平,便于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应用方便,在设备检修时,可代替混合炉使用。2、消除抬包外铸中的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安全系数高。3、可降低使用混合炉造成的较高成本。4、本实用新型方便清理内部结渣,减少员工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新型敞口抬包结构示意图;
其中:1包体,2炉眼开口,3溜槽,4钢钎,5固定板,6翻转板,7翻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敞口抬包,在小规模生产中,可在铝厂铸棒工艺上替代混合炉,包括包体1,炉眼开口2,连接铸造生产线之间的溜槽3,控制炉眼开口铝液液流大小的钢钎4,支撑钢钎的“L”型支架,所述炉眼开口2为圆锥形,位于所述包体1侧壁的下部,所述溜槽3砌筑于炉眼开口2的下部,可根据生产线需要确定溜槽3的长度,所述钢钎4插入炉眼开口2处,并采用“L”型支架支撑,所述钢钎4的端部制成六边形,可通过扳手进行旋转,进而控制铝液液流的大小;所述“L”型支架为可活动型支架,包括固定板5、翻转板6、翻转轴7,当清洗炉眼开口2时,可将“L”型支架旋转至水平,便于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小规模铝锭铸造工艺中,将生产线中的混合炉替换成新型的敞口抬包,当铝液倾倒入敞口抬包后,采用扳手将钢钎向外旋转,使敞口抬包中的铝液慢慢流入生产线,进行加工重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发祥铝业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发祥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22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