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果蔬脱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1395.1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0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郭晨洁;张昌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43/24 | 分类号: | A47J43/2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脱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的果蔬脱水器,特别涉及一种手动果蔬脱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中果蔬的脱水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将果蔬清洗干净后,将其放入有孔隙的塑料或不锈钢篮子中,在重力作用下,水慢慢从篮子的孔隙中排出,这种方式需要的时间一般较长,而果蔬有时由于个体之间的重叠,即使是长时间的沥水也不能完全将水沥干。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果蔬脱水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手动果蔬脱水器,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快速、高效、环保果蔬脱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动果蔬脱水器,包括外筒和外筒内套设的内筒,所述内筒上端开口,内筒的开口端内壁固定设置有内齿圈,所述内齿圈中啮合有外齿轮,所述内筒的开口端设置有盖子,盖子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外齿轮凹槽,凹槽靠近内齿圈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外齿轮装入凹槽内并在凹槽开口处与内齿圈啮合,外齿轮上设置有转动柄,所述内筒的筒体上设置有若干沥水隙。
所述外筒的内径大于内筒的外径,所述外筒和内筒为聚丙烯材料筒体。
所述的转动柄与外齿轮固定连接。
所述的内齿圈和外齿轮的模数相同。
所述的沥水隙上设置有沥水网。
所述盖子上设置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内齿圈和外齿轮的啮合,通过转动外齿轮上安装的转动柄来驱动内筒的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将内筒中果蔬外表残留的水分通过离心运动甩出,从而达到脱水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转动外齿轮上安装的转动柄来驱动内筒的旋转,操作简单,脱水效果好,而且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实现,方便在日常生活中对果蔬的简易脱水。
本实用新型外筒和内筒嵌套设置,可便于将内筒中的水收集于外筒内,且聚丙烯材料筒体的设置环保、无毒害,避免果蔬在脱水过程中造成污染。
进一步的,外齿轮和内齿圈的模数相同,保证了内齿圈与外齿轮啮合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沥水隙上设置有沥水网,可大大便于果蔬脱水。
本实用新型脱水器的各部分连接均可以拆分,实现了方便清洗的目的,不会因为长时间使用造成脱水器本身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外齿轮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内齿圈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1的内筒结构图;
图5是实施例1的外筒结构图;
图6是实施例1的盖子结构图。
图中:1、外筒,2、内筒,3、内齿圈,4、外齿轮,5、盖子,6、沥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手动果蔬脱水器,包括外筒1和外筒1内套设的内筒2,外筒1的内径大于内筒2的外径,外筒1和内筒2为聚丙烯材料筒体;内筒2上端开口,内筒2的开口端内壁固定设置有内齿圈3,内齿圈3中啮合有外齿轮4,外齿轮4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柄,内筒2的开口端设置有盖子5,如图5和图6所示,盖子5上设置有提手,盖子5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外齿轮4凹槽,凹槽靠近内齿圈3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外齿轮4装入凹槽内并在凹槽开口处与内齿圈3啮合,如图4所示,内筒2的筒体上设置有若干沥水隙6。
如图2和图3所示,内齿圈3和外齿轮4的模数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沥水隙6上设置有沥水网。
本实用新型的盖子5凹槽内设置的外齿轮4与内齿圈3啮合,内齿圈3外轮廓与内筒2的内径配合固定,转动固定在外齿轮4上的转动柄从而驱动内筒2在外筒1中进行旋转,做离心运动,将水果表面附着的水分甩出,操作简单,脱水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13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