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术后创面的微电流疼痛治疗电极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200450.5 申请日: 2015-04-03
公开(公告)号: CN204864536U 公开(公告)日: 2015-12-16
发明(设计)人: 陈华;吴丹 申请(专利权)人: 南昌华安众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N1/04 分类号: A61N1/04
代理公司: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代理人: 皋吉甫
地址: 330096 江西省***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应用于 术后 创面 电流 疼痛 治疗 电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尤其是涉及使用驻极体静电理疗膜的微电流疼痛治疗电极。

背景技术

驻极体静电理疗膜,以驻极体和负电位理论为基础,利用微电流(20-50微安)技术对痛点进行长时间治疗。长期以来医学界认为损伤组织(骨、软组织)的生长与恢复,主要依靠生物化学的功能。随着微电流治疗技术的发展,它可以不用药物,仅用生物控制系统即可治愈组织损伤。它疗效高,使用方便,为医疗服务,临床护理提供了一条新路。

微电流疼痛治疗技术综合了负电场和微电流刺激效应,代替了复杂昂贵的电气设备。基础研究证明:持续微电流刺激会增加K、Ca离子的跨膜传输,从而激活了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系统,它可以加速成骨细胞向骨细胞转化,也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胶原纤维的合成。负电荷效应可以减弱受损组织的正电效应,逐步消除损伤电位差,增加细胞活性,有效的消除痛苦。微电流疼痛治疗电极起到三个作用:一是负电极作用;二是补偿电位作用;三是微电流刺激作用。当它与人体伤痛皮肤紧密贴合后,与人体形成一个电路,患者有时会在伤痛部位感到温热感,很舒服。一般在24小时内即起到治疗作用。对于慢性损伤需不断应用,不断更新新电极。

微电流疼痛治疗电极的适用症状:运动性损伤、软组织损伤、腱鞘炎、乳腺炎、伤痛症、腰背痛、肩周炎、关节炎、挫伤、扭伤、妇科炎症等引起的各种疼痛症状。适用科室:疼痛科、康复科、理疗科、骨科、乳腺科等。

自微电流技术应用于临床以来,对于开放性伤口的电刺激促愈治疗和闭合性止痛治疗的相关研究和报告层出不穷,但两者都没有进行有机的结合,而是分别进行各领域的研究(促愈合、止痛)。其中关键性的技术问题:1、驻极体产品的消毒灭菌方法。既要达到无菌要求,又要保证驻极体的带电量(产品设计静电电压和热刺激电流峰值);2、驻极体材料多为非亲水性绝缘材料制成,因此对于创面渗液的吸收较差,透气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手术型的微电流疼痛治疗电极,通过独特的产品设计和有效控制的灭菌方法,解决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将开放性创面的驻极体技术止痛和促进伤口愈合的技术较完美的体现在该款驻极体产品上。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术后创面的微电流疼痛治疗电极,所述微电流疼痛治疗电极由以下分层结构组成:

电子层1,所述电子层1由聚丙烯膜上的驻极负电荷形成;

背衬2,所述背衬2为200~350g/m2的水刺无纺布;

隔离层3,所述隔离层3由驻极材料和亲水材料组成;

底纸4,所述底纸4为60g~110g/m2的底纸,表面涂硅油。

所述电子层1所用聚丙烯膜的克重为70g/m2;膜厚30μm。

所述聚丙烯膜的驻极体采用针对面负电晕充电方法制备,所述方法采用驻极电压-40000V,针面间距3-5cm;其技术要求是:对于面积8cm×12cm的聚丙烯膜的驻极体,在温度37-40摄氏度时的表面点位-300-500V,TSD电流峰值25-50微安。

所述隔离层3为聚乙烯、聚氨酯或聚氨基甲酸乙酯,所述隔离层的气体和水蒸气的通透性为1小时300g/m2,对液体的吸收率为1小时400g/m2

本实用新型的微电流疼痛治疗电极(手术型),适用于手术后的创口和人体非感染创面的止痛和保护。通过“微电流疼痛治疗电极”和人体受损组织间建立的微电流交互功能,调整受损组织的电生理平衡,治疗和缓解局部组织的疼痛,并通过改善受损部位的组织血供和营养物质合成,起到创面愈合过程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电流疼痛治疗电极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近十多年来,聚丙烯(PolyPropylene,PP)驻极体材料及与此相关的科学利用问题已成为国际电介质与绝缘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PP用作驻极体材料的一个重要性能就是其电荷存储稳定性,而热刺激放电(ThermallyStimulatedDischarge,TSD)技术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手段。通过TSD技术可以控制该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电流释放峰值(治疗有效电流峰值)。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电流疼痛治疗电极的分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治疗电极有以下分层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华安众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华安众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04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