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冲模机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00011.4 | 申请日: | 2015-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3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根;张毅;胡立华;梁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23/00 | 分类号: | B23P23/00;B21C49/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王淳景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冲模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冲模机组,它可以保证在带钢换料时冲模机连续不停歇工作。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所有硅钢连续冲模机组在料卷更换时,冲模机均需停机等待,导致机组生产效率受影响,严重制约冲模机能力的发挥,而且冲模机因经常间歇性停机会导致冲模产品质量不稳定,残次等不合格品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连续冲模机组,它能实现连续供料不停机,从而提高冲模机工作效率,减少不合格产品量,提高机组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连续冲模机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开卷机、焊机、矫平机和冲模机,该机组还包括安装在焊机和矫平机之间的立式活套。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立式活套包括钢结构架、上转向辊和下转向辊,多个所述上转向辊固定安装在钢结构架的升降梁上,多个所述下转向辊固定安装在在钢结构架上、位于上转向辊的下方,带钢经焊机出来依次绕经下转向辊和上转向辊再进入矫平机。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立式活套还包括升降梁,所述升降梁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钢结构架上。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立式活套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升降梁连接、用于控制升降梁的升降。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立式活套的钢结构架上还安装有配重机构。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立式活套还包括安装在钢结构架下方的检修平台。
按上述技术方案,该机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焊机与立式活套入口侧之间的入口夹送辊、安装在所述立式活套出口侧与矫平机之间的出口夹送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焊机和矫平机之间设置立式活套用于储料,当前一卷带钢送料快结束时,立式活套已储满料,并连续以冲模机的正常冲模速度进行喂料供给,在进行料卷切换工作时,通过立式活套进行放料,确保冲模机正常冲模工作,当料卷切换完成时,带钢加速完成储料充套,使储料活套充满带钢,确保下一卷带钢能顺利切换,从而实现连续供料不停机,提高了冲模机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合格产品量,提高了机组产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立式活套的主视图;
图3是立式活套的侧视图。
图中:1-开卷机、2-焊机、4-入口夹送辊、5-立式活套、501-钢结构架、502-上转向辊、503-下转向辊、504-升降梁、505-传动机构、506-配重机构、507-检修平台、6-出口夹送辊、7-矫平机、8-冲模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连续冲模机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开卷机1、焊机2、矫平机7和冲模机8,该机组还包括安装在焊机2和矫平机7之间的立式活套5。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立式活套5包括钢结构架501、上转向辊502和下转向辊503,多个上转向辊502固定安装在钢结构架501的升降梁504上,多个下转向辊503在钢结构架501上、位于上转向辊502的下方,带钢经焊机2出来依次绕经下转向辊502和上转向辊503再进入矫平机7。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升降梁504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钢结构架50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立式活套5还包括传动机构505,传动机构505与升降梁504连接、用于控制升降梁504的升降。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钢结构架501上还安装有配重机构506。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立式活套5还包括安装在钢结构架501下方的检修平台507。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机组还包括安装在焊机2与立式活套5入口侧之间的入口夹送辊4、安装在立式活套5出口侧与矫平机7之间的出口夹送辊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00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斜床身双主轴车铣复合机床
- 下一篇:电脑机箱垫条自动压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