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结合型太阳能集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99931.9 | 申请日: | 2015-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4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山;赵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九阳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J2/24 | 分类号: | F24J2/24;F24J2/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218 北京市昌平区立***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结合 太阳能 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结合型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用于建筑物上的太阳能集热器作为一种洁净的可再生能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较为普遍的是平顶屋面太阳能集热器和外飘瓦面太阳能集热器,其中,平顶屋面太阳能集热器为与同纬度角铁支架连接组合而成,强制安装于斜面屋顶之上,但其不仅不美观,而且安全隐患极大;而外飘瓦面太阳能集热器为将太阳能集热板安装在瓦面金属构件上,但其同样不美观,且成本高于建筑结合部牢固易发生溜滑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结合型太阳能集热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建筑结合型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太阳能集热板、排水装置、第一边框、第二边框、第一压条以及第二压条,所述太阳能集热板设置于建筑物的结构槽内,该太阳能集热板由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进行结构支撑,该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与第一压条和第二压条连接紧固所述太阳能集热板,该第一压条和第二压条相互钩压,并与所述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共同构成所述太阳能集热板的整体外围单元,所述排水装置包括第一排水装置、第二排水装置以及第三排水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水装置的下方设有热水进水装置,该热水进水装置通往建筑物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水装置的下方设有冷水进水装置,该冷水进水装置通往建筑物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排水装置上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压条的一端固定于该固定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安装于建筑物的结构槽内,其基本与建筑物屋顶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集热板和排水装置上均设有钩搭结构,使其能够防雨水。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装置内设有排水管;所述太阳能集热板与排水装置之间设有保温边框,所述太阳能集热板依次包括支撑层、保温层、集热层、防护层以及密封层;所述集热层内设有集热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结合型太阳能集热器,其主要具有的有益效果为:①该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与保温效果好,且防护层与密封层更能增加集热器的防护、密封以及保温性能。②此外,该建筑结合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具体结构使得各个部件组成能够和建筑相结合的结构,且可以防雨水,钩搭结构也可以防雨水。③该本实用新型的冷,热水管不暴露在外,皆隐藏在结构内。本实用新型集热板与排水系统组成为整体结构,完全像屋顶瓦一样与瓦结合在一起,由于集热板本身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材料,所以又起到了对建筑物室内保温隔热的良好作用,同时也节约了屋顶用瓦的数量。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集热板与屋顶瓦相对处于同一平面,这就彻底解决了与建筑物结构结合的难题。它不但保证了建筑物更加美观,实为一景,且不破坏原建筑的风格将一些必要地管路隐藏起来,做到整齐,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平瓦屋顶结构总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图1的B-B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图1的C-C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图1的D-D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边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边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压条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压条边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图1的B-B剖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图1的D-D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建筑结合型太阳能集热器。下面以具体实验案例为例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九阳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九阳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99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泵系统
- 下一篇:提高镁合金可成形性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