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洗车用擦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98469.0 | 申请日: | 2015-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8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 发明(设计)人: | 杜先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先录 |
| 主分类号: | B60S3/04 | 分类号: | B60S3/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黎志红 |
| 地址: | 4007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洗车 用擦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车设备,尤其是一种提高洗车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缩短车主等车时间、占地空间小和降低使用成本的洗车用擦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洗车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一种是传统的人工洗车,工人洗车后再通过干净的抹布将车上的水迹擦干,该方式所需时间长,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车主等车时间长;
另一种是毛刷全自动洗车装置洗车,该装置洗车完后通过风扇靠近车顶向下吹风的方式吹干车身水迹,由于风扇吹出的风受到车顶的阻挡,风力分散,难以吹干车身两侧的水迹,车身两侧仍需工人再通过干净的抹布来将水迹擦干,造成工作效率低,车主等车时间长;同时,毛刷全自动洗车装置所需空间大【常见的毛刷全自动洗车装置一般长宽高分别约为10米、4米、3米】,受场地限制,很多中小型洗车店无法安装,使用时具有局限性,且使用成本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洗车设备造成工人劳动强度大,无擦干设备,工作效率低,车主等车时间长,使用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洗车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缩短车主等车时间、占地空间小和降低使用成本的洗车用擦干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洗车用擦干装置,其中:包括链轮支架Ⅰ、电机Ⅰ、电机Ⅱ和电机Ⅲ,在电机Ⅰ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随电机Ⅰ的输出轴一体旋转的链轮Ⅰ,在链轮支架Ⅰ上固定有链轮Ⅱ,所述链轮Ⅰ与链轮Ⅱ通过链条Ⅰ连接,所述链条Ⅰ上固定有枢轴Ⅰ,所述枢轴Ⅰ固定在剪叉平台Ⅰ上,该剪叉平台Ⅰ的顶部固定有丁字板;所述丁字板前端面的上部设置有伸缩式电动推杆Ⅰ,在伸缩式电动推杆Ⅰ上方的丁字板上设置有供擦水带穿过的通槽;所述电机Ⅱ和电机Ⅲ分别位于丁字板的前后两侧,该电机Ⅱ和电机Ⅲ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卷扬盘,所述擦水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电机Ⅱ和电机Ⅲ的卷扬盘上;所述电机Ⅱ的输出端处或/和丁字板上的通槽处设置有对擦水带进行挤压的压轧辊,在电机Ⅱ的输出端处设置有伸缩式电动推杆Ⅲ,在伸缩式电动推杆Ⅲ和伸缩式电动推杆Ⅰ的头部均设置有便于擦水带滑动的滚轮;所述擦水带穿过伸缩式电动推杆Ⅲ和伸缩式电动推杆Ⅰ;
所述剪叉平台Ⅰ与枢轴Ⅰ一体在电机Ⅰ的驱动下随链条Ⅰ在垂直方向上下伸缩,该剪叉平台Ⅰ上下伸缩带动丁字板上下移动实现对擦水带在车身上的定位,控制伸缩式电动推杆Ⅲ和伸缩式电动推杆Ⅰ的伸出长度,实现擦水带产生变形后与车身接触面相接触,连续间隔启动电机Ⅱ和电机Ⅲ实现擦水带来回往复移动对车身上水进行擦干。
由于上述结构,提高了洗车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缩短了车主等车时间、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和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擦干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左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烘筒的又一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擦水带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擦干机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 为图6左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 为图7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擦水带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28、烘箱;29、烘筒;30、电加热棒;31、擦水带;32、剪叉平台Ⅰ;33、枢轴Ⅰ;34、链条Ⅰ;35、丁字板;36、伸缩式电动推杆Ⅰ;37、剪叉伸缩臂;38、伸缩式电动推杆Ⅱ;39、滑板;40、伸缩式电动推杆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先录,未经杜先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84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震前叉的智能处理系统
- 下一篇:倒车摄像头及后牌照清洗装置和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