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成本的汽车尾气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7954.6 | 申请日: | 2015-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2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贠锁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欣康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2 | 分类号: | F01N3/022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620500 四川省眉山市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汽车尾气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污染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的汽车尾气固体悬浮颗粒的过滤装置以及其中使用的过滤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节奏的不断提高,汽车逐渐成为大众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然而,汽车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家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其中的燃油排放物更是严重污染了空气并时刻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研究表明,汽车尾气一般包含固体颗粒、有害气体和冷凝物三类物质,其中的颗粒物可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并被人体吸入,小径颗粒可以进入呼吸道深处,直至肺部沉积,从而导致各种呼吸系统的疾病;冷凝物中包括未燃油、醛类、苯等多种污染物,遇外界冷空气可凝结吸附在颗粒物上,并伴随颗粒物深入人体肺部长期滞留,成为肺癌的致癌因子。近期被社会广泛关注的PM2.5,就属于这些固体颗粒范畴,并有调查称近三成的PM2.5污染来源于汽车尾气。而另一方面,据统计,截止2014年,全世界的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2亿辆,而这个数字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4亿辆,即平均每千位中国公民已拥有上百辆汽车。由此可见,“汽车灾难”已然形成,处理汽车尾气刻不容缓。
现今市面上很多汽车虽已配备三元催化器以处理尾气中的有害气体,但对其中的固体颗粒物的处理效果却并不理想,经过三元催化器的尾气中仍包含大量颗粒物,甚至产生新的污染物,例如铂颗粒物,依旧污染着大气环境并威胁 人们的身体健康。针对以上状况,我们基于现有技术,开发出一种新的低成本汽车尾气固体悬浮颗粒过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过滤汽车尾气中固体悬浮颗粒的低成本汽车尾气过滤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成本的汽车尾气过滤装置,由导筒1、联接在导筒1上的外罩2、置于外罩3内的不锈钢纤维网筒滤芯2构成;导筒1用于与汽车排气管联接;不锈钢纤维网筒滤芯2的网孔大小控制在0.5-3μm。
采用易加工、耐腐蚀、耐高温、寿命长的不锈钢纤维网筒(0.5-3μm)作为滤芯,滤芯固定于汽车尾气过滤装置中,过滤装置的进口与汽车排气管联接。为增大过滤面积,且减少阻力,采用W型滤网(即采用纤维纵向褶皱型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汽车尾气过滤装置的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其滤芯可以高效地过滤高温、腐蚀性的尾气中90%以上的固体颗粒物,尤其是小于2μm的颗粒物,同时滤芯阻力小,冲洗方便,可直接用水冲洗,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低成本尾气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度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中,1为用于与汽车尾气出气口相联接的导筒,2为不锈钢纤维网筒滤芯, 3为过滤装置的外罩。本实用新型低成本尾气过滤装置,
在汽车排气管的出口处联接过滤装置导筒1的进气口,汽车尾气进入装置内通过不锈钢纤维网筒滤芯2,最终过滤后的尾气通过过滤装置的外罩3排出。
汽车尾气流经不锈钢纤维网筒滤芯2,大部分颗粒物会吸附留在网筒内,并随着滤饼的形成,汽车尾气过滤装置的过滤小于2μm的颗粒物的过滤效果会有所提升,而且尾气的排出只受到很小的阻力。同时,高温的汽车尾气不会对不锈钢纤维网筒造成侵蚀。当滤饼积攒过多时,可直接用水清洗不锈钢纤维网筒2,以重复使用。
为增大滤芯的过滤面积,不锈钢纤维网筒滤芯2采用纤维纵向褶皱型滤网,即不锈钢纤维网筒滤芯的横截面外沿为呈W状的褶皱构造。考虑到过滤的效果和滤尘的可能富集,优选不锈钢纤维网筒滤芯2的网孔大小控制在0.5-3μm。
具体实施时,不锈钢纤维网筒滤芯2可为圆柱形或其它几何柱形,比如方柱形、多棱柱外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欣康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欣康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79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