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置太阳能单晶炉加热器的专用小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97185.X | 申请日: | 2015-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0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林;张波;刘进;赵科巍;罗晓斌;赵彩霞;张晓东;吕涛;景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潞安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30B15/00 | 分类号: | C30B15/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 地址: | 04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置 太阳能 单晶炉 加热器 专用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单晶炉加热器领域,具体是一种放置太阳能单晶炉加热器的专用小车。
背景技术
硅单晶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一般用于制造集成电路和其他电子元件。大部分的半导体硅单晶体采用直拉法制造,一般采用如下方法:将原料多晶硅装入石英坩埚内,加热全部融化后,给予一定的过冷度,将固定在籽晶夹头内的特定晶向的硅单晶体(籽晶)与硅熔体接触,通过调整熔体的温度和籽晶向上的提升速度,使籽晶体不断生长成单晶体。
目前,直拉单晶炉是晶体生长设备中最重要的产品系列,用它来制作人工晶体,单晶生长速度最高,最容易实现人工控制,因此也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在单晶炉热场系统中有一加热器件——加热器,现阶段器件仍旧采用人工拆卸,拆炉时热场器件温度高,易造成操作人员的烫伤,并且重量偏重,拆卸费时费力。由于加热器的底部有两个加热脚(有的是四个),不易直接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但其上部整齐水平,放置时较稳,不易损坏,故拆装加热器时一般是两到三人抬起加热器后头在下,脚在上倒立放置,这样在操作的过程中非常麻烦,而且极易发生人员烫伤或导致磕碰坏加热器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当前员工在拆装加热器时,由于加热器本身的外形特点给操作带来的较多不便,极易发生人员烫伤或导致磕碰坏加热器件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放置太阳能单晶炉加热器的专用小车,由四块矩形钢板焊接的矩形车架、车架的每个角下的车腿、车腿下的车轮、安装在车架上的把手组成,矩形车架内部中空,对角线各焊接有一块钢板,矩形车架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表面四周有外沿,外沿是四块焊接在矩形车架周边的钢板组成的完整外沿或者是多块钢板焊接在矩形车架周边组成的间断外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化了员工在拆装沉重、高温加热器时的操作步骤,便于员工操作;能有效避免员工对沉重、高温加热器复杂操作时发生的员工烫伤与加热器磕碰或损坏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矩形车架;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矩形车架一块对角线钢板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间断外沿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完整外沿示意图;
其中,1、车把,2、对角线钢板,3、外沿,4、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放置太阳能单晶炉加热器的专用小车,由四块矩形钢板焊接的矩形车架、车架的每个角下的车腿、车腿下的车轮、安装在车架上的把手组成,矩形车架内部中空,对角线各焊接有一块钢板,如图3所示,矩形车架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为了保证对角线钢板能够焊接后保持同一平面,对其中的一块对角线钢板中间只做一个凹型,另外一块保持为矩形,这样能够保证矩形车架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表面四周有外沿,如图4和图5所示,外沿是四块焊接在矩形车架周边的钢板组成的完整外沿或者是多块钢板焊接在矩形车架周边组成的间断外沿。
小车的整体设计,长宽尺寸为700mm,对角线或十字支撑架的长度为990mm;(22寸热场的要求,不同热场的尺寸要求也在保护范围内)。
十字(对角线)支撑架所处的平面距地面的高度为500-600mm为宜。
在盛放加热器平面的基础上,要进行5-10mm的加高外延,以起到防止加热器滑落的作用。
加热器的底部有两个加热脚(有的是四个),加热叫放进矩形车架的空处,由于除加热脚的底部平整可以放置平稳,不需要倒立,减化了员工在拆装沉重、高温加热器时的操作步骤,便于员工操作;能有效避免员工对沉重、高温加热器复杂操作时发生的员工烫伤与加热器磕碰或损坏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潞安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潞安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71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