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健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197095.0 申请日: 2015-04-03
公开(公告)号: CN204743504U 公开(公告)日: 2015-11-11
发明(设计)人: 刘德俊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爱脊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47G9/10 分类号: A47G9/10;A61H1/00
代理公司: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代理人: 王军
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保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防治颈椎病的一种保健枕。

背景技术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颈椎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由于颈椎长期劳损,表现为颈椎的生理性前屈变直、消失,甚至出现颈椎生理曲度反弓,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韧带肥厚等压迫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扭曲、狭窄而致病。可而分为: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型及颈型颈椎病。颈椎病种类虽然多,但是患颈椎病的病理基础是颈椎退变,产生颈椎退变的原因是颈椎长期处于非生理状态,如长期低头、伏案工作造成。而随着社会发展,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患颈椎病人数逐渐增多,且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痛苦大。

目前颈椎病的治疗方面,仅对有症状的脊髓型和严重的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椎病采取手术治疗。而对绝大多数颈椎病患者症状重,体征轻,不需要手术治疗,只能采取保守治疗,而保守治疗方案包括:纠正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不良用颈椎姿势;使用能保持颈椎生理曲度的颈椎枕;适当的颈椎后群肌肉功能锻炼;颈椎牵引;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以及推拿、针灸、理疗等。纠正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不良用颈椎姿势是颈椎病防治的基础;使用能保持颈椎生理曲度的颈椎枕是关键;适当的颈椎后群肌肉功能锻炼是颈椎健康的保障,药物仅仅作为辅助。

目前市场上颈椎枕种类繁多,样式各异,普遍设计缺乏合理性,在使用颈椎枕过程中,颈椎得不到很好休息及治疗,因为颈椎枕软硬度设计不合理,缺乏必要的支撑力,所以不能保障颈椎在休息时处于更好的休息状态。每个人在休息时都需要使用枕头,设计合理的枕头可让使用者的颈椎处于生理状态,处于休息位,可以预防颈椎病,也可以使深受颈椎病困扰的患者得到充分缓解和治疗。颈椎枕还需要一定的高度和硬度,过高过低都不可行,过高容易出现颈椎屈曲,过低会引起颈椎后空虚,颈椎曲度也会改变;颈椎枕也需要一定软硬度和舒适度,过硬的枕芯支撑力虽好,但缺乏舒适性,过软的舒适性虽好,但缺乏支撑力,所以,设计合理的颈椎枕需要兼顾高度、软硬度、舒适度。需要在这三者之间得到一个有机组合。由于人们的颈椎长度和颈椎退变情况不同,病情不同,对颈椎枕的高度也有所不同,设计合理的颈椎枕还需要具备高低可调节功能。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不同的睡姿习惯,保健枕需要有侧卧和仰卧功能,由于侧卧和仰卧时颈椎曲度和肩宽不同,对侧卧和仰卧枕的高度也不同,而且高度可以根据不同的个体实现精确调整

与本实用新型最为接近的现有技术为:专利申请号CN201320306079.1,公告号:CN203280163U的一种保健枕。其结构是该颈椎保健枕主体设置为扁平的长方体状,长方体上部的棱部均设置为弧面过渡,棱角顶点均设置为球面过渡,长方体中部开设有背窝、颈托、头窝,背窝和颈托相贯,颈托和头窝相贯。背窝于左右方向上其底部设置为弧形,头窝于左右方向上其底部设置为弧形,颈托设置于背窝和头窝之间并呈部分球冠状且分别与背窝和头窝相贯。

手术治疗颈椎病不足之处在于:手术治疗法,手术创伤大、风险高、疗效欠佳、成本大,对医生技术要求高,且仅部分大医院能开展,而大部分医院只能做一系列检查,对颈椎病进行确诊,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专利申请号CN201320306079.1,公告号:CN203280163U的一种保健枕,不能保持与所有人的生理曲线一致,同时也不能保持与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相匹配,高度统一,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健枕,使其适合所有正常人及所有不同程度病情的颈椎病患者,并对颈椎病有防、治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健枕,包含:肩胛枕、颈枕、颅枕、气囊、气管和充气球;所述颈枕位于中部;所述颅枕设置在颈枕的后部;所述气囊置于保健枕底部,所述气囊通过气管与充气球相连;所述保健枕外套有枕套;所述肩胛枕设置在颈枕的前部;所述保健枕还包含有侧卧枕,所述侧卧枕设置在颈枕的两侧,所述侧卧枕上各设有耳凹,侧卧时容纳耳朵,避免耳朵受压;所述保健枕采用一体化成型设计,并与人体仰卧位时的正常生理曲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肩胛枕曲面与人体颈部以下的人体肩背部曲线一致,所述肩胛枕的高度与人体仰卧时的肩背部高度相适应,且其高度通过气囊可调。

优选的,所述侧卧枕曲面与人体面部相适应。

优选的,所述气囊包含有两个回字形气囊和一个袋状气囊,所述回字形气囊设在保健枕下底面且位于侧卧枕的下方;所述袋状气囊设在保健枕下底面且位于颈枕的下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爱脊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爱脊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70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