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光梳和载波重用的ROF-PON全双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6730.3 | 申请日: | 2015-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1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婵;宁提纲;郑晶晶;袁瑾;陈宏尧;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J14/02 | 分类号: | H04J14/02;H04B10/2575;H04B1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董琪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载波 重用 rof pon 双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讲的是一种基于光梳和载波重用的ROF-PON全双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传输速率的不断提高,目前的无线频谱资源已经无法满足未来无线通信业务的大容量和多样化需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用光纤直接承载无线射频信号的光载无线通信(Radio Over Fiber,ROF)技术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ROF技术是将射频信号载波调制到光载波上实现基于光纤网络传输的技术。ROF技术具有基站结构简单、带宽大、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损耗低和保密性好等优点。但在现有的ROF光通信系统中,一根光纤上仅传输一路信道的信号,浪费了光信道资源,限制了传输的信息量;
基于光纤接入的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具有协议透明、容量大、传输距离长、成本较低等优点,能够提供巨大带宽,但其灵活性严重受限。为了解决现有的基于ROF的光无线通信系统的浪费光信道资源的问题,提出了将光纤的宽带传输优势和无线接入的灵活方便优势融合在一起的ROF-PON光网络系统。ROF-PON系统是一种融合了ROF和PON技术的混合接入系统,不仅能够提供宽带光纤有线接入,还能实现低损耗的无线接入,大大简化了网络结构,提高了光谱利用率。
目前已有的基于ROF-PON的全双工系统大都采用多路信号源作为光源组成独立光信道的方式,有线与无线信号相互独立,将混合信号进行简单耦合并传输,但这就降低设备与频谱的利用率,还需要较多数量的中心站来维持数量庞大的基站,影响了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性能。因此有必要采取方法提高中心站发送光毫米波的谱效率,使得一个中心站可以维持更多数量的基站运转。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093579.X提出了一种基于4倍频的基站无源全双工毫米波RoF链路实现方案,但其由于马赫-曾德干涉仪的输出光波存在平顶效应,且通道隔离度需要进一步改善,很难准确输出理想的光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234217.X提出了一种基于PON/RoF的全双工有线/无线混合接入方法和系统,该方案同样受马赫-曾德干涉仪性能的影响,而且系统需要具有高消光比和高透射率的偏振分束器,对器件性能要求较高。
所以,目前在ROF-PON光网络系统中面临的设备复杂、频谱利用率低,传输距离短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方法进一步简化光源结构,提高中心站发送光毫米波的谱效率,实现60GHz甚至更高频的毫米波的无线接入,同时实现数据的高质量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ROF-PON系统复杂度高、传输距离短、设备成本高、频谱利用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光梳和载波重用的ROF-PON全双工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光线路终端OLT、远端节点RN和多个光网络单元ONU;所述OLT,利用一个激光器产生的连续激光作为激光源入射至电吸收调制器,一个本振信号源同时驱动相互级联的电吸收调制器、相位调制器和强度调制器,产生多个平坦梳状谱作为波分复用信道中的光信号;利用一个中心波长等于光梳中心载波的光栅滤波器和光环形器将中心载波与其他载波成分分离;分离后的中心载波分为两路,一路不加载任何信号载波重用作为下行链路的拍频光,另一路作为上行载波加载上行数据后由低速光电探测器转化为基带的电信号;将下行无线数据调制到除中心载波外的其他载波上,通过光纤传输给所述RN。所述RN,接收到OLT发送的光信号,通过阵列波导光栅按波长的不同进行分离,并分配给对应的ONU。任一所述ONU,接收到所述RN发送的光信号,选取任意一路承载下行数据的边带与未调制数据的中心载波合路,形成光毫米波ROF信号;该光毫米波ROF信号经过射频放大器放大后送入光电探测器进行拍频产生射频毫米波信号,射频毫米波信号通过无线射频天线发射出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光梳和载波重用的ROF-PON全双工系统,该系统能够降低系统成本,提高信道容量和频谱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6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