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回粉碾磨的串联双轴向挡板自动调节煤粉分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6648.0 | 申请日: | 2015-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4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黄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立新 |
主分类号: | B07B7/08 | 分类号: | B07B7/08;B07B11/02;B07B11/04;B07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回 碾磨 串联 轴向 挡板 自动 调节 分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固两相流体分选机械,具体说是一种带回粉碾磨的串联双轴向挡板自动调节煤粉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由于煤炭市场价格变化,火力发电厂锅炉燃用煤质不但较设计煤质相差甚远,而且煤质变化频繁,导致相同负荷锅炉燃煤量时大时小,进而引起制粉系统出力严重不足,煤粉细度变粗,严重影响电站煤粉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了提高制粉系统出力,降低钢球磨煤机制粉单耗,各种煤粉分选技术应运而生。在各种不同的煤粉分选技术中,串联双轴向粗粉分离器因其阻力小,分选效率高,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大力推广。但是,它也存在着挡板易卡涩、易积粉等问题;随着动态分离技术的不断完善,动态分离器因其具有煤粉细度可调范围大、煤粉均匀性指数高等优点,在中速磨煤机中被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动态分离技术也开始应用于钢球磨煤机中储式制粉系统。但是,动态分离器也存在着磨制煤质变差时,煤粉细度越细,使循环倍率增大,分离效率降低,阻力增大等问题,从而限制了动态分离技术的发展。
由于入炉煤质变化较大,导致锅炉燃煤量大幅度变化,当入炉煤质变差时,锅炉燃煤量大幅度提高,才能满足机组负荷需求,因此,需要大幅度提高磨煤机出力,如果煤粉细度不变,回粉量必然大幅度增加,大量回粉在分选装置和磨煤机之间循环,不仅耗费能量,做无用功,而且会导致磨煤机阻力上升,从而限制了磨煤机出力的提高,因此,在满足锅炉对煤粉细度要求的情况下,降低磨煤机回粉量,提高磨煤机出力和分选效率对大型煤粉锅炉节能提效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回粉碾磨的串联双轴向挡板自动调节煤粉分选装置,利用挡板自动调节风粉混合物在分选通道的旋转强度,分选出合格煤粉,同时,不合格煤粉(回粉)进入回粉通道内,整个回粉加工过程在分选装置内部完成,使得在不增加制粉系统设备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了磨煤机出力和分选效率,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制粉系统磨煤单耗,实现节能减排之目的。
所述带回粉碾磨的串联双轴向挡板自动调节煤粉分选装置,包括由装置中心向外依次设置的:落煤管、中心被所述落煤管穿过的内锥体、以及最外层的壳体,所述分选装置的上端面设有中心被所述落煤管穿过的盖板,所述盖板上或壳体上部的外侧固定设有一次风管,壳体与内锥体之间构成连通所述一次风管的分选通道,所述内锥体内的下部设置有与落煤管连接的锥帽,内锥体的底部开口,所述壳体的下端面开口,并固定设有与下方的磨煤机出口对接的法兰;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内锥体之间设置有筒状的内筒体,使壳体与内锥体之间的环形通道被分割为外侧的回粉通道和内侧的分选通道,所述内筒体的上端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回粉通道入口,内筒体的下端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回粉通道出口,在回粉通道内还固定设置有一组或多组回粉量控制装置;在所述回粉通道入口设有杂物拦截网;
在所述回粉量控制装置下方的回粉通道内设有一组或多组碾磨装置,所述碾磨装置由设置于壳体外的碾磨驱动装置驱动,使得经过所述碾磨装置的回粉可从所述回粉通道出口再次进入分选通道。
典型地,所述分选通道内设有一周下级挡板和一周上级挡板;所述下级挡板和上级挡板的开度各自独立控制。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上级挡板的挡板轴穿过内筒体和壳体的侧壁,所述下级挡板的挡板轴穿过内筒体和壳体的侧壁,所述挡板轴在壳体外通过轴承和轴承套与壳体固定,在所述挡板轴的外端部套装有调节杆,每一个所述调节杆上至少装有两个关节轴承,相邻的调节杆通过各自的关节轴承或通过关节轴承和连杆而相互连接,使一周的调节杆封闭串接为一个调节圈,所述调节圈由执行机构驱动;在所述上级挡板和所述下级挡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内锥体之间留有间隙。
其中,所述轴承套固定一块与挡板轴垂直设置的刻度盘,用于标识以调节杆指示的挡板开度。
所述内锥体整体封闭腔体,内锥体顶部通过盖板与落煤管连接,内锥体中部通过锥帽与落煤管连接。
优化地,在所述内筒体的顶部与壳体,或内筒体的顶部与盖板之间设有杂物拦截网;在所述杂物拦截网对应位置的壳体上设有维护窗口。
在所述碾磨装置下方的所述回粉通道内设有通道隔离装置。
在所述分选通道内设有与内锥体底部连通的多个回粉管,所述回粉管的入口端与回粉通道连通,设于所述回粉量控制装置上方的所述内筒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立新,未经黄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66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