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切削钻进施工的大直径钢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6203.2 | 申请日: | 2015-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5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鼎业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6 | 分类号: | E02D5/66;E02D1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玮;李美立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切削 钻进 施工 直径 钢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套筒,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切削钻进施工的大直径钢套筒。
[背景技术]
在拔桩清障过程中,由于地下障碍物的不可预见性,常常会遇到不明障碍物,如钢砼、块石等。为保证清障的施工质量、安全和效率,必须采用具备将上述障碍物切割破碎功能的机械,但常规的钢套筒在施工时是通过振动锤降其沉入到桩的底部,这样不仅施工工艺噪音大,而且对周边环境扰动大,对地下土体造成严重的破坏,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在带套管的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现有设备主要通过筒内的钻头或挖土设备完成钻进施工,套筒的主要作为为支护周边土体,从而影响了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小拔桩过程中对于土体的破坏和对周围环境的扰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一种用于切削钻进施工的大直径钢套筒,包括依次连接的一个或多个中段套筒以及一个底段套筒,
中段套筒的一侧开口处的筒壁上沿开口边缘周向开设有多个卡接口,卡接口由引导部以及与引导部构成折角的卡接部组成,中段套筒靠近另一侧开口处的筒壁上设有与卡接口对应的卡接头,
底段套筒的一侧开口处的筒壁上沿开口边缘周向开设有与中段套筒相同的卡接口,底段套筒另一侧开口具有锯齿状的切削头,
所述的中段套筒通过相邻套筒的卡接口和卡接头进行卡接,底段套筒的卡接口与多段套筒连接后末端的卡接头卡接。
该钢套筒还可进一步具有如下优化结构:
所述的中段套筒以及底段套筒的筒壁上开设多个通孔。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钢套筒的重量,还可以防止在沉入钢套筒时产生土塞,确保钢套筒旋转沉入顺畅。进一步的,该通孔的排列方式可以是阵列式的。
所述的卡接口在卡接后还插有插片。
中段套筒和底段套筒的筒壁上均设置有延轴向设置的管道,相邻的管道通过软管连接,底段套筒的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且其靠近切削头一侧的开口处设置有喷头。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对套筒结构和连接方式进行了优化,该钢套筒在施工时能够有效降低对于地下土体的破坏。可在施工后分段取出,并便于拆卸。底段套筒的切削头强化了钻进能力、自身重量轻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中段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底段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中段套筒和底段套筒的卡接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断面图;
图5为中段套筒和底段套筒的卡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套筒的优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卡接口2.通孔3.筒壁4.卡接块5.切削头6.引导部7.卡接部8.插片9.软管10.无缝钢管11.单向阀12.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于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和附图仅用于解释说明而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左”、“右”都是相对位置而不是绝对位置。
本实施例中用于切削钻进施工的大直径钢套筒结构如下。
该钢套筒包括依次连接的一个或多个中段套筒以及一个底段套筒,图5中展现了一节中段套筒和一节底段套筒连接的结构,在该基础上,可以在图中的左边,继续依次卡接多个中段套筒以延长整个钢套筒的长度。其中的中段套筒和底段套筒的结构如下。
如图1所示,中段套筒的左侧开口处的筒壁上沿开口边缘周向开设有多个卡接口。如图3所示,卡接口由引导部以及与引导部构成折角的卡接部组成,如图1~3所示,引导部的作用是将卡接块引导过度至卡接部,一般只需要做成狭长的允许卡接块通过的长条形通道即可,当然其开口可以是扩张的然后通道逐渐进行缩径,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得卡接块更方便快捷的被导入至卡接部中,而卡接部一般也只需要做成能够容纳卡接块的狭长通道,在本实施例中引导部与卡接部的折角角度为直角,直角能够提供更高的稳定性,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做成其他角度,中段套筒靠近图中右侧开口处的筒壁上设有与卡接口对应的卡接头。中段套筒筒壁上还开设多个通孔,这种设计能够大大减小筒壁产生的阻力,减小套筒的重量,为了使套筒具有较为平均的重量分布,建议才用阵列式的对称排布。开孔的大小根据钢套筒的直径选取。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钢套筒的重量,还可以防止在沉入钢套筒时产生土塞,确保钢套筒旋转沉入顺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鼎业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鼎业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62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