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测量温度的精炼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5630.9 | 申请日: | 2015-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4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俞建秋;陈伟;孙淑锐;张代强;文利伟;岳定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铜鑫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21/00 | 分类号: | F27D21/00;C22B15/14;G01K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测量 温度 精炼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铜精炼炉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便于测量温度的精炼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再生铜精炼大多采用天然气混合纯氧燃烧的方式,相比于传统的天然气混合空气燃烧的方式,其具有升温快、节能等优点。因为缺少空气中的惰性气体的保护,燃烧生成的分压气体提高,再加上纯氧燃烧火焰的高温度,导致纯氧燃烧相比于空气燃烧对炉膛内衬耐火材料的烧损加快,直接影响炉膛的使用寿命。
再生铜精炼过程中温度控制是一个相当关键的因素,以往空气燃烧的炉子中未使用热电偶,无法检测到炉膛的温度。在通过技术革新,使用蓄热燃烧和纯氧燃烧技术,都需要检测炉膛的温度,因此需要安装热电偶。但安装热电偶的地点和保护措施极为难选,废铜精炼使用的炉体机构也制约了安装热电偶的地点,只能从炉顶打孔安装。在以往炉台制造时,为了测温准确,在炉顶打孔时直接打穿,为了保护热电偶,在打好的孔里预埋Ф60的耐高温不锈钢管。但在铜的氧化过程中,有铜液夹渣溅在不锈钢管内,将孔堵塞,最后将热电偶烧坏,使用寿命大概在两个月左右。后来将不锈钢管改用陶瓷管,热电偶仍然不耐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炼炉,其测温准确,可对炉膛内温度进行长期稳定的监测,且能有效的提高热电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测量温度的精炼炉,包括炉体的炉顶和设置在炉体内的烧嘴,所述的炉顶包括内衬耐火层,所述的炉体的炉顶上与烧嘴水平距离2.5米至3米处设置有多个深度不同的热电偶孔,所述的热电偶孔的底部均位于内衬镁铬尖晶石耐火层。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精炼炉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其一,直接在炉顶设置未打穿炉顶的热电偶孔,避免铜液夹渣烧坏热电偶,对热电偶进行保护,延长热电偶的适应寿命;其二、在关键位置设置多个不同深度的热电偶孔,达到对炉膛内温度的准确测量。
在对再生铜精炼炉内温度进行测量时,对炉内最高温区进行测温才有实际意义,选取其他点进行测量,失去了实际的意义。根据再生铜精炼炉内热工过程数值仿真结果和实际生产经验而知,在再生铜精炼炉内,最高温区为水平距离烧嘴2.5米至3米上方的炉顶,其承受的温度最高,最易被烧毁,即应该重点对该区域进行温度监测。
多个热电偶孔的深度不同,精炼炉在第一次使用时,将热电偶放于深度最深的热电偶孔内,通过检测,得出一个参考值;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炉顶的内衬耐火层烧损,使得热电偶检测的温度上升,即将热电偶放于第二个深度较浅的热电偶孔内进行温度测量,使用一段时间后,内衬耐火层烧损,厚度变得更薄,依次类推将热电偶的位置进行变换。热电偶第一次放于深度最深的热电偶孔内时,得出的参考值温度用σ表示;炉膛内准确的温度用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测量,用ω表示;则中间的差值ξ=ω-σ;则平时炉膛内的温度正确为是:σ+ξ。由于精炼炉在使用过程中,内衬耐火层受损,使得内衬耐火层内壁与热电偶孔之间的距离减小,即ξ在不断变化,利用设置多个不同深度的热电偶孔,保证热电偶孔与内衬耐火层内壁之间的距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即保证中间的差值ξ的变化范围在一定的范围,增强对炉膛内温度测量的准确性。由于多个热电偶孔的深度不同,即可达到长期检测的目的,也可达到对炉膛内温度进行长期稳定的监测。
作为优选,所述的热电偶孔有3个,包括第一热电偶孔、第二热电偶孔和第三热电偶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热电偶孔的深度为300mm至320mm,所述的第二热电偶孔的深度为230mm至250mm,所述的第三热电偶孔的深度为150mm至200mm。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热电偶孔、第二热电偶孔和第三热电偶孔的深度分别为300mm、230mm和150mm。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集中对热电偶进行控制,将热电偶设置的相对集中,相邻两个热电偶孔之间的轴线距离为250mm。相邻两个热电偶孔之间的距离不宜设置的太近,太近的话对砖的强度要求太高,在打热电偶孔时易对炉顶造成破坏,在最高温区范围内将相邻两个热电偶之间的距离设置的尽可能远,减小对炉砖强度的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的热电偶孔内填充有密封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装置为硅酸铝石棉毡。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炉顶上设置多个热电偶孔,热电偶放置于热电偶孔内,避免铜液夹渣烧坏热电偶,对热电偶进行保护,延长热电偶的适应寿命。
2、本实用新型在高温区设置多个深度不同的热电偶孔,达到测温准确,可对炉膛内温度进行长期稳定的监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铜鑫铜业有限公司,未经绵阳铜鑫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56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套管式复合冷凝系统设备
- 下一篇:一种篦床推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