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向器固定和旋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5481.6 | 申请日: | 2015-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5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郑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松普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00 | 分类号: | H02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54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向器 固定 旋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向器固定和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换向器加工完成后,需利用检测仪对换向器的片间介电强度进行检测,其具体过程为:检测仪的两根探针与换向器相邻两换向片分别良好接触后施加检测用的高压电,获取相邻两换向片间的漏电电流以判断其介电强度是否合格。在检测过程中,需借助换向器固定和旋转装置,对换向器进行固定,并使其能间歇性转动和停止(即换向器每转过一片的角度,停止相应时间,以便对每两片间的介电强度进行检测,使检测结果更好的反映出换向器的真实性能)。现有的换向器固定和旋转装置,一般采用夹子将换向器夹住,这存在换向器表面出现夹痕或换向器被损伤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向器固定和旋转装置,不仅能保证换向器的固定效果,而且能避免换向器被损伤。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换向器固定和旋转装置,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步进电机、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套接的联轴节和设置在联轴节上方的气缸,所述联轴节由塑料制成,所述气缸通过支撑件与底板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压头。
进一步,所述压头包括内轴体和外套体,所述内轴体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内轴体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外套体内表面设置有卡入环形凹槽内的环形凸起。
进一步,:所述外套体远离内轴体一端设置有软质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换向器固定和旋转装置,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步进电机、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套接的联轴节和设置在联轴节上方的气缸,所述联轴节由塑料制成,所述气缸通过支撑件与底板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压头。该结构的换向器固定和旋转装置,不仅能保证换向器的固定效果,而且能避免换向器被损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压头与软质材料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换向器固定和旋转装置,包括底板1、设置在底板上的步进电机2、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套接的联轴节3和设置在联轴节上方的气缸4,所述联轴节由塑料制成,所述气缸通过支撑件5与底板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41上设置有压头6。该结构的换向器固定和旋转装置,将换向器10放置在联轴节上,气缸推动压头下移,压住换向器的顶部,即可通过步进电机带动联轴节和换向器一起转动,实现对换向器的片间介电强度进行检测,通过压头压住换向器,能保证换向器的固定效果,而且不会使换向器表面出现夹痕,不会对换向器造成损伤,步进电机每转过一片换向片的角度,可以按规定的要求设置停止相应时间,塑料制成的联轴节实现了换向器和步进电机的绝缘连接。综上所述,该结构的换向器固定和旋转装置,不仅能保证换向器的固定效果,而且能避免换向器被损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头包括内轴体61和外套体62,所述内轴体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内轴体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7,所述外套体内表面设置有卡入环形凹槽内的环形凸起8。在对换向器的压紧过程中,外套体底部与换向器接触,步进电机带动换向器转动的过程中,外套体相对内轴体转动,且外套体随换向器一起转动,外套体与换向器之间不会出现相对转动,避免外套体刮伤换向器的顶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套体远离内轴体一端设置有软质材料层9。在压紧换向器的过程中,软质材料层与换向器接触,能进一步避免刮伤换向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松普电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松普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54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