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辊式油用牡丹果实脱荚分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4403.4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9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任东;李卅;张栋;张建忠;赵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刘冬梅;路永斌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辊式油用 牡丹 果实 分选 装置 | ||
1.一种对辊式油用牡丹果实脱荚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脱荚机构(1),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辊(11)和第二辊(12),其中,
所述第一辊(11)与所述第二辊(12)相对转动;
所述第一辊(11)上设置有第一凸起,
所述第二辊(12)上设置有第二凸起,
所述第一辊(11)与第二辊(12)在转动时,凸起末端的线速度不同;
分选机构(3),设置于所述脱荚机构(1)下方,包括筛网架(31)和设置于筛网架(31)与脱荚机构(1)之间的风机(32),其中,所述筛网架(31)是往复平动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辊(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第二辊(1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为与第二凸起均为刚性凸起;优选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均为圆锥形;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为10~15mm,锥度为1:1~1:1.5,所述第二凸起的高度为10~15mm,锥度为1:1~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均匀设置于第一辊(11)表面上,优选地,任意两个相邻第一凸起之间的距离相等,更优选地,任意两个相邻第一凸起之间的距离为5~12mm,更优选为7~10mm;
所述第二凸起均匀设置于第二辊(12)表面上,优选地,任意两个相邻第二凸起之间的距离相等,更优选地,任意两个相邻第二凸起之间的距离为5~12mm,更优选为7~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11)与第二辊(12)之间的最小距离为9~15mm,优选为 10~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11)与第二辊(12)之间的距离是可调节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11)与第二辊(12)在转动时,凸起末端的线速度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架(3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筛板(311)、第二筛板(312)和底板(313),其中,第一筛板(311)、第二筛板(312)和底板(313)固定在首尾顺次连接的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所形成的框架内部,其中,
所述第一筛板(311)上网孔的孔径大于第二筛板(312)上网孔的孔径;
所述底板上不具有网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板(311)与第二筛板(312)之间相互平行,优选地,第一筛板(311)与第二筛板(312)之间相距30~38cm,优选为32~35cm;第二筛板(312)与底板之间相距20~30cm,优选为24~28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架(31)第一挡板的一端向下倾斜;
所述风机(32)的出风方向与分离后荚皮与油用牡丹籽粒的掉落方向垂直;优选地,所述风机(32)出风口与筛网架上第三挡板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荚机构(1)和分选机构(3)由同一个动力输出设备(4)作为动力源,优选地,所述脱荚机构(1)与分选机构(3)均是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440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