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沉孔角度的测量量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4147.9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4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双双;桂林景;王川;胡隆伟;张晓玲;柳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4 | 分类号: | G01B5/2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震勇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测量 量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角度测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沉孔角度的测量量规。
背景技术
在镦压模具、检测工装及许多零件中常常设置有沉孔,沉孔的孔口角度对零件的配合及预紧力、高周疲劳等力学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沉孔的孔口是内凹的圆锥面,因此无法用普通的量角器和投影仪直接测量。
那么针对上述情况,当前对沉孔角度的测量方法有灌铅填充法、压铆填充法、着色轮廓仪法、三坐标测量仪法等。其中灌铅填充法和压铆填充法是将另外一种材料通过流体变形或塑性变形来充填被测件的沉孔孔腔,然后将填充好的材料强行取出,间接测量填充材料的外形角度来获得沉孔的角度,这种方法的实施过程较为繁琐复杂,还需要较大的温度升降或较大的压力,同时在强行取出填充材料时容易将其外形角度再次变动而导致较大的测量误差;着色轮廓仪法是使用已知角度值的圆锥,在圆锥表面或者被测件沉孔表面涂上了染色剂,然后将圆锥塞入沉孔中使两者接触,最后分开两者,通过先前未涂染色剂的物件表面被染色的面积大小来判断被测件沉孔的角度是否与圆锥的一致,这种方法只能判断两者角度是否相等和谁大谁小,无法测得不相等情况下的沉孔角度精确数值;而三坐标测量仪法是使用三坐标测量仪的探针接触到沉孔表面,将沉孔的外形在三维坐标中数值化后计算得出沉孔角度,这种方法代价较高。
基于上述的几种方法均为未能对沉孔角度得出准确数值,且测量方式还繁琐或者昂贵,故而现需要提出一种可精确测量出沉孔角度的测量量规的同时,还能在使用该测量量规的情况下,设计出一种方法,该方法使得操作者快速得出数值结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沉孔角度的测量量规,以解决可精确且快速的测量出沉孔角度的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沉孔角度的测量量规,其包括随动角度组件和数值显示组件;
所述数值显示组件包括数值主尺和滑套在数值主尺上的游标,所述数值主尺设有刻度的面上包括位置相互配合的角度刻度线和长度刻度线,所述游标上设有与角度刻度线和长度刻度线分别配合的角度指示线和长度指示刻线;
随动角度组件包括第一测量杆、第二测量杆、第一被动杆和第二被动杆,所述第一测量杆的一端与第二测量杆的一端铰接且该铰接处为测量铰接点,所述第一被动杆分别与第二测量杆和游标铰接并形成两个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被动杆也分别与第一测量杆和游标铰接并形成两个第二铰接点,两个第一铰接点的间距与两个第二铰接点的间距相等,且测量铰接点到第一被动杆与第二测量杆的铰接处的距离和测量铰接点到第二被动杆与第一测量杆的铰接处的距离相等,所述随动角度组件通过所述测量铰接点与所述数值主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测量杆的一端与第二测量杆的一端铰接,而第一测量杆和第二测量杆的自由端分别与第二被动杆和第一被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被动杆和第二被动杆的自由端分别铰接在游标的对称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测量杆包括两个对称的第一外侧端面和第一内侧端面,所述第一外侧端面包括第一测量棱边,所述第一测量棱边与第一测量杆上的测量铰接点和其上的第二铰接点的中心点连线平行,且第一测量棱边到第一测量杆重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外侧端面其他部分到第一测量杆重心的距离;
所述第二测量杆包括两个分别与第一外侧端面和第一内侧端面对应配合且相互对称的第二外侧端面和第二内侧端面,所述第二外侧端面包括与第一测量棱边处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二测量棱边,所述第二测量棱边与第二测量杆上的测量铰接点和其上的第一铰接点的中心点连线平行,且第二测量棱边到第二测量杆重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外侧端面其他部分到第二测量杆重心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测量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分别到所述第一测量棱边的距离相等,所述测量铰接点和第一铰接点分别到所述第二测量棱边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测量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耳和第一联动耳,所述第一连接耳和第一联动耳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测量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耳和第二联动耳,而该第二连接耳和第二联动耳分置于第二外侧端面的不同侧,所述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上分别开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测量杆和第二测量杆通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而铰接并形成测量铰接点,所述第一连接孔置于数值主尺和第二连接孔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数值主尺的前端为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宽度小于数值主尺其他部分的宽度且与其他部分平滑过度,该调节杆的前端开有串联孔,所述调节杆通过该串联孔与测量铰接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41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板堆焊变形测量自动移动装置
- 下一篇:直齿锥齿轮安装距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