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物病原真菌离体接种用保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4048.0 | 申请日: | 2015-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1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朱辉;余凤玉;黄山春;覃伟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 代理人: | 李勇 |
地址: | 571339 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病原 真菌 接种 保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病原真菌离体接种用保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病原真菌离体接种用保湿器。
背景技术
植物病原真菌的接种是开展植物病害鉴定、寄主范围测定、病原菌遗传变异和寄主抗病性等研究的必要手段。室内离体接种是植物病原真菌接种的方法之一,由于具有不需较大空间、环境条件易控制等原因,是植物病理学工作者较常用的研究方法。常规实验室室内离体接种主要采用培养皿接种法,即在培养皿底部铺垫滤纸或报纸,注入适量灭菌水以保持湿度,将离体叶片做接种处理后放入培养皿内,将培养皿置于培养箱内恒温培养。该方法适用于强致病力真菌的接种,若真菌致病力较弱或侵染期较长,则培养皿的保湿效果不甚理想,易造成湿度下降不利于真菌的侵染,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病原真菌离体接种用保湿器,它能使植物病原真菌离体接种过程具有长期保湿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植物病原真菌离体接种用保湿器,其包括保湿器主体和上盖,所述保湿器的主体为立方体,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保湿器内部包括两根横向支柱、一个纵向末端载物台及两根横向支柱间的数根支撑杆。所述横向支柱为长条形,两个横向支柱的一端为末端载物台,所述末端载物台内设置三个凹槽,所述支撑杆为圆柱形,两端连接于两个横向支柱上。所述上盖为立方体,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横向侧面设置两个半圆形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保湿器主体与上盖紧密闭合形成了封密的环境,使保湿器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末端载物台设置的凹槽可使离体植物保存较长的时间,提高了接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保湿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保湿器主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保湿器主体;2、上盖;3、横向支柱;4、末端载物台;5、支撑杆;6、凹槽;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植物病原真菌离体接种用保湿器,其包括保湿器主体1和上盖2,保湿器主体1为立方体,上端开口,下端封闭。保湿器主体1内部包括两根横向支柱3、一个纵向末端载物台4及两根横向支柱3间的数根支撑杆5。横向支柱3为长条形,对支撑杆5起支撑作用;两个横向支柱3的一端为末端载物台4,末端载物台4内设置三个凹槽6,离体植物末端可浸入含有液体的凹槽6内,可使离体植物保存较长时间;支撑杆5为圆柱形,两端连接于两个横向支柱3上,支撑杆5对离体植物起到支撑作用,支撑杆5距保湿器主体底部的高度为保湿器主体1高度的1/2。上盖2为立方体,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横向侧面设置两个半圆形把手7,使上盖2与保湿器主体1便于分离。
使用说明:将灭菌蒸馏水注入保湿器1的底部,使液面高度不超过保湿器主体1高度的1/4,将接种处理好的叶片或其它离体植物组织放置于支撑杆5上,使叶柄或其它部位浸入末端载物台4的凹槽6内,凹槽6内加入灭菌蒸馏水并用脱脂棉缠绕离体组织末端,盖上上盖2后置于恒温箱中保存,完成一次接种保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40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材料储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天然气轻烃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