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带肋叠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3983.5 | 申请日: | 2015-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9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辉;柳旭东;刘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00 | 分类号: | E04B5/00;E04B5/38;E04B5/48;E04C2/288;E04C2/38 |
代理公司: | 沈阳火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8 | 代理人: | 李福义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混凝土 叠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带肋叠合板。
背景技术
混凝土叠合结构是在预制构件上再浇一层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种装配整体式结构。与现浇结构相比,可以节省三材,且施工简便,能够缩短工期。与装配式结构相比,叠合结构的整体刚度好、抗震性能更优越。叠合楼板兼具现浇和预制的特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装配式结构中。我国相关国家标准对叠合板的设计和施工有明确的规定,但仅限于单向叠合板。单向叠合板适用的跨度小,板厚大,裂缝不宜控制,因此在工程中受到很多限制。
现有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为实心平板结构,存在着运输过程中易发生折断破坏,预应力反拱值难以控制,并且施工时需要设置支撑,构件自重大,施工工艺复杂的缺点。为此,国内学者提出了预制预应力带肋薄板和空心叠合楼板,并进行了试验研究。国内普遍采用的预制带肋板为单向受力板,由于只能单向配筋,因此垂直板长度方向的裂缝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预制板的刚度和承载力,提高抗剪强度和保温性能的预应力混凝土带肋叠合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预制底板和混凝土层,其特征是:预制底板由底板和肋板构成,肋板包括L形和T形两种,在肋板之间填充有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在预制底板上设置有混凝土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预制底板上设置有肋板,肋板的存在可以提高预制板的刚度和承载力,肋板之间填充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可以起到保温并且减轻构件的自重,还可以布置管道,节省空间,肋板的存在增加了预制板与叠合层的粘结力,提高抗剪强度,施工过程中无需设置支撑。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预应力混凝土带肋叠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的剖面图,
图3是图1沿B—B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该预应力混凝土带肋叠合板包括底板1、预应力钢筋2、肋板3、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4和混凝土层5,预制底板由底板1和肋板3构成,肋板3包括L形和T形两种,L形的肋板3设置在底板1的端面,T形的肋板3设置在底板1的中部,在肋板3之间填充有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4,在预制底板上设置有混凝土层5,肋板3之间预留有方便管线的布置的管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39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顶连接件及使用吊顶连接件的吊顶
- 下一篇:一种新型隐框玻璃幕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