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视肠管实时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3927.1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4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宗海;潘峰;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州市艾生维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5 | 分类号: | A61B1/05;A61B1/3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梁永宏;黄玉珏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视 肠管 实时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视肠管实时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全球结肠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数达94万,每年近50万人死于结直肠癌。中国结直肠癌症发病率不断攀升,与西方人比较,有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直肠癌比结肠癌发病率高,低位直肠癌所占比例高,青年人直肠癌比例高。手术切除是治疗肿瘤的首选方法,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能否保肛,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保存了肛门排便的功能则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基本不受影响;相反如果因肿瘤生长位置较低、分化较差、或已侵袭肛管或直肠,为根治肿瘤不得已切除肛门,术中进行永久性腹壁肠造口即人工肛门,术后患者粪便从肠造口处排出,丧失控制排便的功能,生活极不方便。
由于造口患者的人工肛门随时会有大便排出,目前主要通过固定在造口周围的粪袋收集排出的大便,患者不得不随时更换粪袋来保持造口周围清洁,可见,排便失禁,排便无规律可循是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患者无法得知何时有粪便,造成诸多不便,假如患者能够感知或者观察到直肠内的情况,能大大地方便患者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视肠管实时监测装置,通过在造口肠管处设置传感装置,无需创伤性操作,对患者无任何痛苦,再通过设置便携式可视化装置供患者或者监护人员随时查看造口肠管内的情况,以便于进行及时的处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可视肠管实时监测装置,包括:基座、造口栓和可视化装置,基座的中心开有一通孔,造口栓通过圆形通孔可插拔地与基座配合连接;造口栓的底部设有摄像头、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造口栓的内部设有微处理器、无线发射模块和电池,摄像头、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无线发射模块和电池分别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可视化装置包括显示屏、信号处理模块、无线接收模块和电源模块,显示屏和无线接收模块分别与信号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无线接收模块与无线发送模块无线连接,电源模块用于向可视化装置供电。
进一步地,在基座的圆形通孔周围设有凸缘。
进一步地,基座与造口栓由硅胶组成。
进一步地,造口栓的中部为圆柱状,造口栓的底部为圆锥状,造口栓的顶部设有盖面。
进一步地,可视化装置中还包括与信号处理模块电性连接的存储模块和USB接口模块。
进一步地,基座的底部设有粘胶。
进一步地,基座中心的通孔为圆形通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造口肠管处设置可插拔的传感装置,无需创伤性操作,对患者无任何痛苦,再通过设置便携式的可视化装置供患者或者监护人员随时查看造口肠管内的情况,以便于进行及时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视肠管实时监测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视肠管实时监测装置的电子元件结构图。
其中:1、基座;2、造口栓;3、可视化装置;11、圆形通孔;12、凸缘;21、微型摄像头;22、微型温度传感器;23、微型压力传感器;24、微处理器;25、无线发射模块;26、电池;27、盖面;31、显示屏;32、信号处理模块;33、无线接收模块;34、电源模块;35、存储模块;36、USB接口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考图1-2,可视肠管实时监测装置,包括:基座1、造口栓2和可视化装置3,基座1的底部设有粘胶,基座1的中心开有一圆形通孔11,造口栓2通过圆形通孔11可插拔地与基座1配合连接。造口栓2的底部设有微型摄像头21、微型温度传感器22和微型压力传感器23,造口栓2的内部设有微处理器24、无线发射模块25和电池26,微型摄像头21、微型温度传感器22、微型压力传感器23、无线发射模块25和电池26分别与微处理器24电性连接。可视化装置3包括显示屏31、信号处理模块32、无线接收模块33、电源模块34、存储模块35和USB接口模块36,显示屏31、无线接收模块33、存储模块35和USB接口模块36分别与信号处理模块32电性连接,无线接收模块33与无线发送模块25无线连接,电源模块34用于向可视化装置3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州市艾生维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州市艾生维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39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医用冷光源
- 下一篇:一种镜面雾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