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流散热计算机机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3629.2 | 申请日: | 2015-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1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霭;郭轶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5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流 散热 计算机 机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流散热计算机机箱,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箱作为电脑配件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用,此外,电脑机箱具有电磁辐射的屏蔽的重要作用。机箱一般包括外壳、支架、面板上的各种开关、指示灯等。外壳用钢板和塑料结合制成,硬度高,主要起保护机箱内部元件的作用;支架主要用于固定主板、电源和各种驱动器。
计算机的CPU及其他部件高速运转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散热其实就是一个热传递的过程,目的是将CPU产生的热量带到其它介质上,将CPU温度控制在一个稳定范围之内。根据我们生活的环境,CPU的热量最终是要发散到空气当中。由于实现成本低廉,使用风扇进行风冷散热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散热技术。由于这种方法制造相对简单,只需要使用风扇带走散热板所吸收的热量。而且现在购买的价格相对较低,安装简单等优点。一个高风量的风扇+高导热效率材料的散热片就能够组成一个性能不错的CPU风冷散热板,是现在人们最为常用的方法。专利号2004100339126.6,公开了一种全封闭水冷式电脑机箱,它包括水冷散热系统和防尘机箱。水冷散热系统,它位于机箱的顶部,包括循环系统散热板和控制系统。主要由循环系统将机箱中的热量传送散热板,再由散热板将热量散发出去。防尘机箱,采用了整体相对密封的机箱。将除了电源以外所有的板卡和部件放在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中,并且在连接处加上了密封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流散热计算机机箱,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一种气流散热计算机机箱,它包含:计算机机箱、气流罩、气流散热管、主气流管、机箱盖、气泵、气流散热嘴,所述的气流散热管3有四根,气流散热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计算机机箱侧壁上,气流散热管的另一端安装在气流罩上,所述的气流散热管的中央安装主气流管,主气流管与气泵连通,所述的气流散热管上设置气流散热嘴,所述的气泵固定安装在机箱盖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的主气流管和气流罩是采用铝合金材质加工而成,所述的气流散热管是采用橡胶管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计算机机箱内安装气流罩和气流散热管的设计,能够通过气流流动,带走计算机机箱内部的热量,达到散热的目的,其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图。
图中:1-计算机机箱;2-气流罩;3-气流散热管;4-主气流管;5-机箱盖;6-气泵;7-气流散热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所示,一种气流散热计算机机箱,它包含:计算机机箱1、气流罩2、气流散热管3、主气流管4、机箱盖5、气泵6、气流散热嘴7,所述的气流散热管3有四根,气流散热管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计算机机箱1侧壁上,气流散热管3的另一端安装在气流罩2上,所述的气流散热管3的中央安装主气流管4,主气流管4与气泵6连通,所述的气流散热管3上设置气流散热嘴7,所述的气泵6固定安装在机箱盖5的外侧。
具体地,所述的主气流管4和气流罩2是采用铝合金材质加工而成,所述的气流散热管3是采用橡胶管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计算机机箱内设置四根气流散热管,同时在气流散热管上安装气流散热嘴,使计算机机箱内的热量能够在气流作用下散去,达到降温散热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未经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36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