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狭管风道式风力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2062.7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3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余尧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尧根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1/04;F03D11/02;F03D1/06;F03D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道 风力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狭管风道式风力发电装置,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该一种狭管风道式风力发电装置由风道墙、漏斗式集聚风能装置、高脚机房、风车式风轮型、传动机构、卧式发电机、挡风设施、箱式变压电器设备、电力控制装备、升压变电装备等的设备与设施组成。该一种狭管风道式风力发电装置适宜并有效于山峦地貌区域的风力发电开发,并且实现电能输入国家电网,供给社会用户用电,前景十分广阔。
背景技术
通用塔式风力发电,由于该发电设备的自身构造特点以及技术设计受限制原因,未能有效拦截大部分的自然流动的风能,不能实现利用风能发出更多的电能。该通用塔式风力发电设备中的风叶须迎合风向作频繁调正风叶角度,由于风叶受到角向转动范围限制,未能全方位取得风能。该通用塔式风力发电设备对来袭风源的强弱状况不能人为控制与利用,故致发电量处于不稳定状态,不能使发电设备稳定、可靠、饱和、持久的发出电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狭管风道式风力发电装置,在两山脉之间呈现的V形状沟谷两边构筑风道墙,风道墙向山脉的纵深方向延伸构筑。两道风道墙之间的距离空间形成风道。利用风道地面的低压吸取截获高空中流动的湍流风能进入风道,风在风道中流动时,由于狭管效应作用,致风向一致、风速加快,变成穿堂风。穿堂风流经漏斗式集聚风能装置时由于流动空间被压缩致风的密度增大、产生风速更快,风力增强,风流窜冲击风轮的功效强大,使风轮旋转。风能旋转时带动卧式发电机发出电能,该电能经箱式变压电器设备的初级调整,电力控制装备的第二次调整后达到输入国家电网所需的技术指标,最后经由升压变电装备将电能输入国家电网,由国家电网向社会用户供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狭管风道式风力发电装置,是依据流体学理论,利用狭管效应现象而发明的利用风能作原动力,启动发电机发电供电的一种新型技术方法。该一种狭管风道式风力发电装置,技术先进、方法特异、设备与设施构造简单、制造与安装方便。单体风力发电场的装机容量大,发电量多。该一种狭管风道式风力发电装置具有无须风叶迎风调角,且对来袭风源的强弱状况可以人为控制与利用,能有效拦截获取从风道中流窜的大部分的风能,发电设备稳定、可靠、饱和、持久的发电供电的优点与特性。且在选择风力发电场地址前无须进行先期测风事。该一种狭管风道式风力发电装置不占农田,无污染、每千瓦小时的投入本金比塔式风力发电项目少,且一次投入长期收益。该一种狭管风道式风力发电装置技术新型、实用、有效。有助于风力发电开发拓展,有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节约煤、油等资源、有利于人类生活,能为风力发电企业与国家带来丰盛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狭管风道式风力发电装置,风道墙由支承立柱与板型墙体构成,支承立柱中心置入H型钢,外围钢筋混凝土围护。板型墙体由钢筋混凝土空心预制板或其他新型建筑材料板制成,板型墙体插嵌入H型钢的槽腔内,风道墙自地面向空中垂直建筑。支承立柱在零位以上呈长方形态构筑。在两道风道墙之间构成的风道中,纵向依据适当距离范围内采用圆型空心钢材连接两边的H型钢顶端部位处或中心高处。H型钢出露外围钢筋砼。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狭管风道式风力发电装置,漏斗式集聚风能装置由装置框架与玻璃钢复合材料板构成。玻璃钢复合材料板置嵌入于装置框架的露空中处。漏斗式集聚风能设备的装置框架采用角钢制成,装置框架的进风口面积大于出风口面积,出风口呈扁长方形,面积满足横向排列的两件风轮受风旋转。漏斗式集聚风能装置水平安装于两道风道墙之间,进风口迎合穿堂风来袭方向, 两件漏斗式集聚风能装置在风道内纵向间隔几十米设置。漏斗式集聚风能装置的玻璃钢复合材料板表面包裹玻璃纤维加环氧树脂混合料。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狭管风道式风力发电装置,供安装发电设备的高脚机房由承重立柱、机房平台、支撑立柱、斜型屋面框架、彩钢瓦、排水天沟、彩钢围护墙、楼梯、门组成。四根承重立柱将机房平台升至半空中,平台上构筑钢结构机房。高脚机房的四根承重立中心置入H型钢,H型钢穿过机房平台延伸至斜型屋面框架处,致成支撑立柱的中心受力柱,并与斜型屋面框架连接。承重立柱的外围钢筋混凝土与机房平台联体构筑,穿过机房平台的H型钢的外围薄钢板围护,内置素砼。机房平台中安装卧式发电机区域的平台呈凸型状,面积满足卧式发电机底板面积需求,机房平台上面采用彩钢围护墙连接四根支撑立柱,彩钢围护墙与斜型屋面框架之间露空适当距离。高脚机房的平台置于漏斗式集聚风能装置出风口200mm设置,平台面低于出风口5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尧根,未经余尧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20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纺织用防尘空压机
-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混合制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