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导盲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1324.8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2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东;胡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3/06 | 分类号: | A61H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导盲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导盲杖。
背景技术
盲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由于先天或后天的生理缺陷丧失了视觉资讯,然而视觉资讯是人类获得知识和经验的主要来源,因此,盲人在日常生活和安全行进方面受到很大的制约。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盲人都是通过普通的盲杖来辅助行走的,这种盲杖只是一根普通的长杆,它只能探测局部的障碍物,存在着太多的不足。导盲犬虽然可以协助引导盲人行进,但存在训练周期和适应期过长、成本较高的缺点,这也使导盲犬的使用率并不高。为了协助盲人安全行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世界各国一直在进行着电子导盲系统的研制。已经成功研制的电子导盲系统大体有超声波导盲仪、移动式机器人导盲仪、穿戴式导盲仪、导引式手仗及图像式导盲仪。
移动式机器人结构过于复杂,受地形限制,硬件开发成本高;穿戴式导盲仪重量重,缺乏安全感;导引式手仗体积大、不便于携带;基于图像的导盲仪价格昂贵,且需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正确使用。这几种导盲装置都普遍存在成本高、不实用的缺点,而盲人的经济水平相对普遍较低,自主行动不便,这使得价格高昂、不便于携带的电子导盲仪无法真正应用于他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因此,开发成本稍低、使用方便的基于超声波的实用型导盲装置具有非常好的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导盲杖,该智能导盲杖智能性好,使用方便,易于携带。
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导盲杖,包括支撑杆(1)和与支撑杆顶端相连的手柄(2);支撑杆或手柄上设有至少一个控制按键(3);支撑杆上设有扬声器(4)、LED灯带(5)和超声测距模块;支撑杆或手柄内集成有用于为扬声器、LED灯带和超声测距模块供电的电池;所述的超声测距模块为2个,分设在在支撑杆上不同高度的位置。
支撑杆的底端设有滚轮(9)和螺纹套管(8),滚轮的直径小于螺纹套管的内直径;螺纹套管旋装在支撑杆的底端。螺纹套管旋转的同时,能带来支撑杆总长度的变化,从而使得不需要用滚轮时隐藏滚轮,需要使用滚轮时(此时更省力)将滚轮显露出来。
支撑杆或手柄内集成有GPS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定位和远程通信。
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为GSM模块、3G通信模块或4G通信模块。
支撑杆上还设有由步进电机驱动的升降机构,1个所述的超声测距模块固定在该升降机构上,通过升降机构配合超声测距,能测量出台阶的高度。
支撑杆或手柄内集成有单片机;所述的扬声器、LED灯带和超声测距模块、电池、GPS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均与单片机相接。
单片机为现有成熟的集成芯片,本实用新型不对单片机本身进行改进,并不是涉及到方法,因此,本实用新型为专利法授权的实用新型的客体。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导盲杖,其核心在于,设置了2个不同高度的超声测距模块,能识别前方障碍物的形状,即能基于2个超声测距模块测得的距离插值判别前方障碍物是楼梯还是普通的墙壁,并将识别结果进行语音提示。
另外,导盲杖还可通过控制按键设置成过马路形式,在穿越马路或其他复杂路口时,通过手动调节到可打开LED灯带,让其闪烁,提醒周围的人群或车辆避让。同时系统设计了时间播报功能,以方便使用者通过听觉获知准确的时间,给使用者带来多方面的便利。
总而言之,这种导盲杖功能丰富,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导盲杖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智能导盲杖的电路框图。
标号说明:1-支撑杆,2-手柄,3-控制按键,4-扬声器,5-LED灯带,6-第一超声测距模块,7-第二超声测距模块,8-螺纹套管,9-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2,一种智能导盲杖,包括支撑杆1和与支撑杆顶端相连的手柄2;支撑杆或手柄上设有至少一个控制按键3;支撑杆上设有扬声器4、LED灯带5和超声测距模块;支撑杆或手柄内集成有用于为扬声器、LED灯带和超声测距模块供电的电池;所述的超声测距模块为2个,分设在在支撑杆上不同高度的位置。
支撑杆的底端设有滚轮9和螺纹套管8,滚轮的直径小于螺纹套管的内直径;螺纹套管旋装在支撑杆的底端。
支撑杆或手柄内集成有GPS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为GSM模块、3G通信模块或4G通信模块。
支撑杆上还设有由步进电机驱动的升降机构,1个所述的超声测距模块固定在该升降机构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程学院,未经湖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13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脑病康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医用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