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视内窥镜活检钳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90271.8 | 申请日: | 2015-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0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伟;陈天君;李洋;阳甜;任徽;石璞玉;张硕;梁一倩;刘凤;冯景;周红;吕杰;薛静;胡婷华;庞亚梅;周博;李宏;李飞燕;刘亚;宁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0/06 | 分类号: | A61B10/06;A61B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 内窥镜 活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内窥镜活检钳。
背景技术
内窥镜检查、治疗或手术是临床上非常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内窥镜进行的各种活检取材是确诊相关疾病不可缺少的方法。
但是当脏器的内径太小、或者遇到中途有狭窄时,普通常规内窥镜就无法进入,更无法去获取病变组织了。
若能有更细的内窥镜使检查人员能看到里面或更远部位的病变,而且能在直视下进行病变组织的钳取,对解决临床诊断或治疗非常重要。
若能实现上述技术,对于切口小或内径小,或病变位于远端,或位于脏器周边部位的患者,无疑是提高了诊断和治疗的效率,故该产品的研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对切口小或内径小,或病变位于远端,或病变位于脏器周边部位等情况进行诊断治疗的可视内窥镜活检钳。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活检钳插入部,活检钳插入部的前端设置有钳夹和物镜,活检钳插入部的后端设置有能够操控钳夹的活检钳操作部,所述的物镜连接至外接显示器,所述的钳夹和物镜能够通过活检钳插入部伸入切口小、内径狭窄、位于远端或位于脏器周边部位的病变处。
所述的活检钳插入部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内设置有光导纤维,所述的物镜通过光导纤维连接至外接显示器。
所述的活检钳插入部的外径小于2mm。
所述的活检钳插入部的后端设置有视频传输接口,所述的光导纤维通过视频传输接口连接至外接显示器。
所述的活检钳操作部包括夹持部和指环。
所述的视频传输接口位于夹持部和指环的前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检钳插入部,利用活检钳插入部伸入切口小、内径狭窄、位于远端或位于脏器周边部位,将活检钳插入部前端设置的钳夹和物镜送入病变处,采用活检钳操作部对钳夹进行操控,利用物镜连接至外接显示器,能够清楚的观察病变位置,便于钳夹对病变位置钳取病变组织,进行诊断和治疗。本实用新型针对脏器的内径太小、或者遇到中途有狭窄时,普通常规内窥镜就无法进入,无法获取病变组织的问题,在切口小,或内径狭窄、细小,或病变位于远端,或位于脏器周边部位时,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完成上述检查、治疗工作,这对提高诊断和治疗效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十分有益,本实用新型的研发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进一步,活检钳插入部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内设置有光导纤维,物镜通过光导纤维连接至外接显示器,使光导纤维隐藏在活检钳插入部内部,提高了整个装置的整体性,便于操作,传输的图像有利于操作者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更进一步,活检钳插入部的外径小于2mm,属于超细形式,为目前最细的,能够更好的适应切口小,或内径狭窄、细小,或病变位于远端,或位于脏器周边部位的情形,保证了诊断治疗的顺利进行。
更进一步,通过视频传输接口连接外接显示器,保证物镜采集的图像能够通过外接显示器精准的显出出来,为操作活检钳和诊断提供精准的依据。
更进一步,视频传输接口位于夹持部和指环的前端,不影响操作者操作活检钳,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
活检钳插入部能够直接插入器官内管腔狭窄处,或者通过常规内窥镜的活检孔伸入,利用常规内窥镜的活检孔作为基准点,使本实用新型操作的更加精确,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其中,1-活检钳插入部、2-钳夹、3-物镜、4-光导纤维、5-活检钳操作部、7-人体器官内腔、8-器官内管腔狭窄处、9-常规内窥镜、10-可疑病变部位或预定到达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02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瓣膜腱索拉钩
- 下一篇:锁止式一次性内窥镜活体取样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