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通用接线柱的螺栓连接副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9078.2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4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兵;金侃;沈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沪工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47 | 分类号: | H01R13/447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180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 电气 接线 通用 接线柱 螺栓 连接 防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安全防护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通用接线柱的螺栓连接副防护结构,属于电气安全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中央电气接线盒作为汽车整车电源分配及信号传输的中枢单元,通过集成继电器、熔断器、二极管及一些电子模块于一体,实现整车用电设备电源及控制信号的分配,并对各用电设备及电线束进行过载或短路保护,其本身可靠性对整车安全起到关键作用。汽车中央电器盒一般安装于发动机舱、乘客舱及行李舱。安装于乘客舱及行李箱的中央电气接线盒通用接线柱螺栓连接副接线柱多是裸露于接线盒外,无任何保护,导致通用接线柱螺栓连接副处在车辆发生碰撞等交通事故中易发生短路,而造成与安全相关的电器掉电及其他相关功能失效,对人生安全造成威胁,对整车操控性、人员舒适度造成影响。为改变乘客舱及行李箱的中央电气接线盒通用接线柱螺栓连接副接线柱裸露于接线盒外,存在的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该中央电气接线盒通用接线柱螺栓连接副防护结构,以进一步改善中央电气接线盒及整车的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安装于乘客舱及行李箱的中央电气接线盒通用接线柱多是裸露于接线盒外,无任何保护,而导致中央电气盒通用接线柱螺栓连接副处在车辆发生碰撞等交通事故中易发生短路,而造成与安全相关的电器掉电及其他相关功能失效,对人生安全造成威胁,对整车操控性、人员舒适度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通用接线柱的螺栓连接副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连接副位于中央电气接线盒的一个角上,包括竖直的连接幅螺栓3、连接幅螺母2、线束连接片5,所述线束连接片5通过连接幅螺栓3、连接幅螺母2进行固定,线束连接片5的接头水平向外伸出所述螺栓连接副;所述螺栓连接副的顶部设有防护盖1,所述防护盖1通过卡扣与所述螺栓连接副卡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盖1通过左右一对卡扣与所述螺栓连接副卡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连接副还具有矩形结构的螺栓连接副防护座4。
更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盖1呈矩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解决了现有的安装于乘客舱及行李箱的中央电气接线盒蓄电池通用接线柱裸露在外,震动后易发生短路的安全隐患。
1)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通用接线柱的螺栓连接副防护结构,塑料防护盖及塑料防护座通过卡扣连接,固定可靠、拆装方便;
2)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通用接线柱的螺栓连接副防护结构,结构简单、防护盖体积小巧、成本低廉,连接可靠拆装方便,在车用乘客舱及行李箱中央电气接线盒中和其它电子电器类产品中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通用接线柱的螺栓连接副防护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通用接线柱的螺栓连接副防护结构的装配图。
图3是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通用接线柱的螺栓连接副防护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通用接线柱的螺栓连接副防护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通用接线柱的螺栓连接副防护结构,所述螺栓连接副位于中央电气接线盒的一个角上,包括竖直的连接幅螺栓3、连接幅螺母2、线束连接片5,所述线束连接片5通过连接幅螺栓3、连接幅螺母2进行固定,线束连接片5的接头水平向外伸出所述螺栓连接副;所述螺栓连接副的顶部设有防护盖1,所述防护盖1通过卡扣与所述螺栓连接副卡合连接。
所述防护盖1通过左右一对卡扣与所述螺栓连接副卡合连接。
所述螺栓连接副还具有矩形结构的螺栓连接副防护座4。
所述防护盖1呈矩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安装于乘客舱及行李箱的中央电气接线盒蓄电池通用接线柱裸露在外,在车辆发生碰撞等交通事故中易发生短路的安全隐患;中央电气接线盒通用接线柱螺栓连接副防护结构,塑料防护盖及塑料防护座通过卡扣连接,固定可靠、拆装方便;中央电气接线盒通用接线柱螺栓连接副防护结构,结构简单、防护盖体积小巧、成本低廉,连接可靠拆装方便,在车用乘客舱及行李箱中央电气接线盒中和其它电子电器类产品中值得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沪工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沪工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90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