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液罐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88330.8 | 申请日: | 2015-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2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姚晓东;刘根顺;黄辉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F7/16 | 分类号: | B01F7/16 |
| 代理公司: | 南昌佳诚专利事务所 36117 | 代理人: | 闵蓉 |
| 地址: | 343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液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药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配液罐。
背景技术
配液罐是在破伤风抗毒素生产工艺过程中,用于超滤浓缩的工艺设备,目前使用的2000L配液罐,由于罐底采用锥形结构,当罐内液体量少于60万mL以下时,容易产生水漩涡,因为破伤风抗毒素的主要成份是免疫球蛋白,所以这种水漩涡会导致免疫球蛋白变性,从而导致罐体中产生很多蛋白质气泡,给超滤浓缩工艺的操作带来困难,并且影响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液罐,解决了目前使用的配液罐,由于罐底采用锥形结构,当罐内液体量少于60万mL以下时,容易产生水漩涡,因为破伤风抗毒素的主要成份是免疫球蛋白,所以这种水漩涡会导致免疫球蛋白变性,从而导致罐体中产生很多蛋白质气泡,给超滤浓缩工艺的操作带来困难,并且影响产品的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罐体、搅拌轴、拱形罐底、出液口、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下端边缘处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向下凸起的圆环状,所述凹槽内圈设有向上凸起的拱形罐底,所述拱形罐底半径为60cm,所述拱形罐底正上方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设在罐体中心轴线上,所述搅拌轴下端设有两个叶片,所述叶片之间垂直距离为65cm,所述搅拌轴底端与拱形罐底顶端垂直距离为8cm。
所述拱形罐底的弧度为20度。
所述凹槽竖切面的宽度为2cm。
所述出液口设在凹槽下端;所述出液口与凹槽连接处为罐体最低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拱形罐底能有效的防止配液罐产生水漩涡,从而导致免疫球蛋白变性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破伤风抗毒素生产工艺中超滤浓缩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搅拌轴2、拱形罐底3、出液口4、凹槽5、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罐体5下端边缘处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为向下凸起的圆环状,所述凹槽4内圈设有向上凸起的拱形罐底2,所述拱形罐底2半径为60cm,所述拱形罐底2正上方设有搅拌轴1,所述搅拌轴1设在罐体5中心轴线上,所述搅拌轴1下端设有两个叶片,所述叶片之间垂直距离为65cm,所述搅拌轴1底端与拱形罐底2顶端垂直距离为8cm。
所述拱形罐底2的弧度为20度。
所述凹槽4竖切面的宽度为2cm。
所述出液口3设在凹槽4下端;所述出液口3与凹槽4连接处为罐体5最低点。
所述搅拌轴1、拱形罐底2、出液口3、凹槽4和罐体5均采用316L不锈钢。
使用时,开启电源搅拌轴1由电机带动转动,让罐体5中的药液进行混合,之后搅拌的时间达到工艺要求后,出液口3导出药液,由于拱形罐底2和凹槽4的科学合理结构设计,所以在药液流出的过程中,药液可以平稳的
流出罐体,而不产生水漩涡,大大的提高了破伤风抗毒素生产工艺中超滤浓缩的效率和质量。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未经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83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