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阵列准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8078.0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9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柳;杨睿;袁志林;马雨虹;宋丽丹;郭金平;唐丽红;王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2 | 分类号: | G02B6/32;G02B27/3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准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准直器,特别是涉及提供了一种阵列准直器,本实用新型属于光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光通信的迅速发展,很多光无源器件都会用到阵列准直器。已有的阵列准直器技术方案主要可分为如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是将光纤阵列与透镜阵列直接耦合、粘接,这种方式对光纤阵列和透镜阵列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造成价格昂贵;第二种是先将光纤阵列和透镜阵列进行耦合粘接,然后通过加楔角片等方式对输出光进行校正,这种方式解决了第一种方式中成本高的问题,但调试和封装仍然比较复杂;第三种是将光纤阵列与透镜阵列耦合方式中的透镜阵列改成由单个准直透镜组成,由于加工精度降低了也能降低成本,但不适用于需要使用柱透镜分别进行两个方向的光路准直的情形,因为小尺寸的单个柱透镜无法加工;第四种是运用准直器成品来组成阵列准直器,在进行光路调试时通过对接收光功率的判断来确认准直器角度调节是否合适,此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调试封装难度也不大,但是不适用于准直器间距小的场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成本较低、工艺难度小、适用于小间距要求以及柱透镜准直需求的阵列准直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阵列准直器,包括光纤序列、阵列透镜,光纤序列由单根光纤组成,所述单根光纤对应阵列透镜的单个透镜耦合固定于透镜端面。
所述单根光纤采用紫外固化胶固定于透镜阵列的透镜端面上,或者采用激光熔接固定于阵列透镜的透镜端面上。
所述透镜阵列采用球透镜阵列,光纤序列的光纤对应球透镜阵列的透镜单元耦合固定于透镜端面。
所述透镜阵列由X准直方向的第一柱透镜阵列、Y准直方向的第二柱透镜阵列组成,第一柱透镜阵列的透镜焦距比第二柱透镜阵列的透镜焦距短,第一柱透镜阵列的透镜单元与第二柱透镜阵列的透镜单元对齐且粘接成一体,光纤序列的光纤对应焦距短的第一柱透镜阵列的透镜单元耦合设置。
所述透镜阵列由Y准直方向的第一柱透镜阵列、X准直方向的第二柱透镜阵列组成,第一柱透镜阵列的透镜焦距比第二柱透镜阵列的透镜焦距短,第一柱透镜阵列的透镜单元与第二柱透镜阵列的透镜单元对齐且粘接成一体,光纤序列的光纤对应焦距短的第一柱透镜阵列的透镜单元耦合设置。
所述透镜阵列中的透镜分布为矩形阵列或圆形阵列。
所述透镜阵列的透镜间距为等间距或者不等间距。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由单根光纤组成的光纤序列与透镜阵列进行耦合粘接来组成一种阵列准直器,光纤序列中的每一根光纤都可以独立进行调试与封装的,故对透镜阵列的加工精度要求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阵列准直器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阵列准直器示意图;
其中:
101:透镜阵列; 102:光纤序列;
201A:第一柱透镜阵列; 201B:第二柱透镜阵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图1所示的是由球透镜组成的透镜阵列101和由单根光纤组成的光纤序列102构成的阵列准直器,该阵列准直器出射的光斑形状为圆形。在进行调试封装时,将一平面反射镜以该准直结构工作距离的一半为间隔设置在透镜阵列101和光纤序列102的对面,分别调节每一根光纤,耦合至插损最小,并同时用光斑测试仪监控光斑,光斑大小也正常时,将该路光纤固定于透镜阵列上,重复此过程,依次将各路光纤均固定于透镜阵列上。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80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