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奶油粉末的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7640.8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9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郁继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郁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D7/02 | 分类号: | A23D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马晓辉 |
地址: | 21113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奶油 粉末 制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科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奶油粉末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奶油,是以动物奶为原料,从奶中分离出脂肪成分,经过杀菌、发酵或不发酵等加工处理,浓缩出来的以脂肪为主,同时含有多种成分的固形物。奶油是一种呈味物质,它可以赋予食品美味,如甜点、蛋糕、巧克力等,它也被用在一些饮料中,如咖啡和奶味甜酒等,应用十分广泛。
动物奶油在常温下很容易氧化酸败,必须在低温下进行贮藏和运输,低温的要求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及货架期,且运输成本比较高;另外搅打奶油需要在低温条件下进行搅打,对环境温度比较敏感。因此寻求一种新型的利于提高奶油品质的生产工艺成为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标。奶油粉可以根据不同用途,任意调节脂肪含量,不仅可以在室温下保存运输,保存条件简单,运输成本低,而且在室温条件下可以搅打成裱花奶油、起泡率高。
张海玲等人(张海玲,郑为完,邹金,廖和菁,孔令伟,龙吉云,微胶囊型低脂植物奶油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食品科技,2011,36(3):46-50)公开了微胶囊技术制备低脂植物奶油粉的工艺及配方。但是该方法是用的氢化植物油,脂肪含量较低。动物奶油中含有一定量的脂溶性维生素A和必需脂肪酸,无论从口感还是从营养上来讲,都是植物油无法完全取代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奶油粉末的制备装置,专用于制备高脂肪含量、无反式脂肪酸的奶油粉末,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脂肪含量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奶油粉末的制备装置,包括配料装置、融油装置 、乳化装置、均质机、喷雾干燥塔,所述配料装置、融油装置分别连接乳化装置,所述乳化装置连接均质机,均质机的出口与喷雾干燥塔顶部连接,喷雾干燥塔的顶部设置有喷雾器,喷雾干燥塔的底部设置有产品出口。
所述配料装置为配料罐,融油装置为融油锅。
所述乳化装置为乳化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制备的奶油粉产品,脂肪颗粒小,利于消化吸收;产品脂肪含量高,最高可以达到80%;具有乳制品特有的风味及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A和必需脂肪酸;不含反式脂肪酸。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制备的奶油粉末加水搅拌溶解后可在室温下打发,有较好的起泡性和可塑性。储存运输方便,减少了物流和使用成本。粉体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扩大了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给出的例子。
如图1所示,一种奶油粉末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料装置1、融油装置2 、乳化装置3、均质机4、喷雾干燥塔5,所述配料装置1、融油装置2分别连接乳化装置3,所述乳化装置3连接均质机4,均质机4的出口与喷雾干燥塔5顶部连接,喷雾干燥塔5的顶部设置有喷雾器6,喷雾干燥塔5的底部设置有产品出口7。
配料装置1为配料罐,融油装置2为融油锅。
乳化装置3为乳化锅。
本实施方案采用以下制备方法制备奶油粉,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配料锅中,将酪蛋白、乳清粉、麦芽糊精、水分保持剂在水中搅拌均匀;在融油锅中、于70℃-75℃将无水奶油及乳化剂加热搅拌均匀;
具体过程为:如果使用酪蛋白酸钠,先在配料锅内注入冷水,再将酪蛋白酸钠加入到冷水中,搅拌使之分散搅匀,然后将配料锅升温至70℃-75℃,接着将乳清粉、麦芽糊精、水分保持剂注入到配料锅中,搅拌均匀;与此同时,先将无水奶油加至融油锅中,加热搅拌使无水奶油融化,再加入乳化剂,然后于70℃-75℃下搅拌30-45min。
如果使用干酪素,先在配料锅内注入冷水,然后将配料锅升温至70℃-75℃,将水分保持剂加入配料锅内,待溶解后,将干酪素溶解于配料锅内,最后将乳清粉、麦芽糊精注入到配料锅内,搅拌均匀。与此同时,先将无水奶油加至融油锅中,加热搅拌使无水奶油融化,再加入乳化剂,然后于70℃-75℃下搅拌30-45min。
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得的配料锅物料和融油锅物料同时注入乳化锅内,于70℃-75℃下剪切乳化25-35min,得到均匀淡乳黄色浆料,浆料浓度为50%-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郁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郁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76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叶解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豆制品的制胚框